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数公有的倍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这一句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理解起来也并不难但要孩子真正把知识内化。最初的设计中,我把教学的重心更多偏向于向学生推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因为这种方法更快捷,如果写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找最小公倍数费时,且观察数据如果不仔细还容易出错。但是教学时,我发现只有当学生把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进行真正理解后,他们才可能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有所发现。而使概念的真正内化必需在列举法的使用中才能达到。事实证明当大量经历了用列举法找最小公倍数的过程后,在特殊情况下找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展现出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
    在探索特殊情况下找最小公倍数的环节,让学生在足够大的探索空间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思考。这也培养了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然后设计的判断题。旨在加深学生从不同侧面对概念的理解。最后以实际应用题结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这堂课学生在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出现了自己的方法,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课堂再生资源。不过回想起来在我的平时教学中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当时没有敏锐的捕捉到加以利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要善加捕捉与利用。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要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就能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创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质量。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