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英语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将音乐、图像、动画和视频融于一体,增强英语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的需求,赋予了英语教学新的活力,教师巧妙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教学服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情境教育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1]作为小学生,从小学好英语,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将使自己终生受益。本文将就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优化英语教学的认识与做法略谈一二。
一、 改变呈现方式,增强感官效应。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而呆板,除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之外,似乎很少再有其它媒介,学生面对的是静态的课本,挂图和板书,难免乏味。而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变这种现状,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外部感官刺激——图像、动画、音频、文字等,同时可以化静为动,形神兼备,使抽象问题具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开端。[2]观察是感知的高级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有预定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主动感知。观察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等活动从中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察的过程就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起点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表示动物名称的单词时,我通过网络将形象可爱的高清动物图片设置为幻灯片的背景,把对应单词自定义动画效果添加为“飞行”方式进入,且插入了单词的读音音频资料,给学生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课堂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到了图片和对应的单词,耳朵听到了音频资料,同时还要求学生用手凌空摹写单词,结果和以前相比,让人倍感欣慰,除个别学困生以外,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所学单词。
二、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指出,英语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李吉林老师所倡导的情境教育,情境教育让老师带着情感与智慧的光亮走进教室,走进儿童中间,让课堂亮起来,让儿童的心灵也亮起来。同时,情境教育特别强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习动机。[3]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4]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思维能力有限,加之农村学生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找出教材中最能体现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所在,以这一点为切入口,将课文单词和语句精炼地浓缩为一幅幅动态的多媒体课件画面,来推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画面、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网络技术,教师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不仅缩短了教学与现实的距离,而且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触情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 渗透情感教育,创新评价途径。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5]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从游戏转入学习,和游戏相比,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产生种种情绪体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成绩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对于小学英语课程而言,教师仅仅用讲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尤其是在课前准备阶段,欣赏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英文歌曲,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动”起来,更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材中也有很经典的儿歌,教师要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中“Let's chant”“ Let's do”部分,节奏简单,易于模仿,手脑并用更利于强化教学内容,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有时候比嘴还会说话。在课堂上,为了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应积极培养学生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作为教师更应该如此,也许你偶尔对一个学困生竖起大拇指,或者在班级QQ群里给他发一个笑脸表情,也有可能唤起他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同时指出,英语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注重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而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对小学英语来说,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将竞争引入到评价机制中来,利用竞争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服输的精神,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一个小高潮,小学生的天性也会获得满足。根据以上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开通班级博客,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拍成照片存入班级博客相册,每节课评选一名“英语学习之星”,将其照片设置为下节课上课时的桌面背景,让他的瞬间成为经典抑或永恒,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作为评价的依据,同学们为了把自己的形象展示给大家,都会奋勇争先,努力向上。
四、 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想象是个体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动下,对人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6]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显著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中除了语言环境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形象、生动的事物来辅助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用视听信息来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必要时开展一些简单的英语活动,诸如“单词字母接龙”或英文歌曲演唱等,音乐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源泉,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都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中提出,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坚决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失误。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family”这个单词时,我用视频展示了中央电视台“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公益广告之后,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单词。而在同册第三单元出现child和children,教学时,我在幻灯片上出示了child,学完之后,我又添加动画效果飞行方式给child加了红色后缀“ren”,领读完毕后,我问: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个单词的?有的同学则说出了“儿童也是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同学把后缀“ren”当做汉语拼音来读,这对单词学习似乎有误导倾向,但对单词的记忆确是不无裨益的。儿童也是人,貌似平常的一句话,从小学生的口中说出来,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有所感悟,它可能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总之,作为教师,只要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常说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以鲜明的图像、生动、灵活、多变的特点,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更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特征。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浅入深地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信心十足,拓展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英语的学习开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