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课后反思




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堂数学课就是《认识负数》,对于同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无所知,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或听过。因此在备课时从教材动身,又和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了一个让同学熟悉而又觉得有趣味的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动身,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同学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同学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同学首先建立一个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意识。接下来,她又设计了让同学根据信息记录相反意思的量,从而引出了负数的意义,并要求同学读、写负数,让同学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二、交流信息,使同学感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同学已经认识负数之后,利用温度计,使同学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丈量,又如何表示?东、西方向的数轴是怎么回事?这局部内容的布置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同学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同学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同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巧妙利用时机,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标倡议的理念之一,这节课上,在对同学进行负数发生史介绍时,让同学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加同学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在课的最后,胡老师布置了刘翔跑步中的风速问题,既让同学感受到可以利用负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让同学感受到刘翔为中国人争得荣誉的那种自豪与骄傲,并祝愿刘翔在下届奥运会上为国再次争光添彩。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给同学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班同学思维活跃,课堂上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员参与,热情高涨。应当说在同学的一起努力下,本节课比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以下几处:
一、密切联系实际,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负数的发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本节课前,我让小朋友们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然后在课上讨论汇报。同学展示了储蓄卡、收支记帐本,谈到了海拔高度、电梯升降、进球失球等正负数现象,使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这一学习过程,我感到同学在积极考虑、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负数的来源”又让同学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体验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有效开展探索,尝试“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同学在温度大小的比较上掌握得很轻松,学得兴趣盎然,因此,虽然笼统数之间的比较教材没有出现,我还是根据同学实际,借助刘翔110米栏竞赛中,悉尼30度、北京-10度、东京-6度、上海10度的城市温度,所蕴藏的正、负数、进一步来理解生活中的负数。没想到,通过学习,不只能“知其所以然”,还由此会比较大小,
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当知识被遗忘时,留下的是能力。”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同学朝这个方向迈进、再迈进。虽然开始时同学还有些拘谨,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小朋友们越来越投入,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我也很开心。
《认识负数》单元的教学看似简单,教起来似乎觉得轻松,同学学习起来也看似轻松,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由于正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如何协助同学正确的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下的正负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考虑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存在,不得不想一些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对教材的编排作了重新的审视。在教材编排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同学更多的是经历“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点是协助同学认识负数与正数表示相反的意义。教材让同学在丰富的显示情境中体会负数的含义后,出现了数轴,这是一个关键。因此在教学这一局部内容的时候,要重点让同学体会数轴上数的排列特点。而这也是想同学利用这一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的把手。
其次,如何在教学的后期,弥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将数轴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步:心中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一个数轴。
第二步:确定基准点。根据实际的情境确定每个数在这把“尺”上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问题考虑解决的方法。
也就是在引导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试图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借助图形有效的解决问题。经过训练,大局部同学基本掌握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反思的过程中越发觉得,如何吃透教材,掌握好教学的尺度是新教材对教师的一种挑战。
负数的教学,它是小学阶段新增的内容,它把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学习的面就广了,同学考虑问题就要全面、周到。在教学第一节课认识负数时,因为内容简单易懂,同学学得比较轻松,愉快,很快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第二课时比较大小时,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同学知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循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对于正数的比较,因为是旧知识,所以不在话下。而对于负数的大小比较,能凭借着数轴进行比较,脱离数轴时,尤其是像—1/3与—1/4这样的分数比较大小,很容易出错。因此先让同学凭借数轴来比较负数的大小,然后找出规律,总结出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与其对应的两个正数的大小,对应的正数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第三课时练习课,值得考虑的是要不要进行拓展呢?如潜水艇甲所在高度为海拔为—50米,潜水艇乙所在的高度比甲高出20米,则潜水艇乙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米?这要用到正负数的加减法。要不要进行教学呢?同学会接受吗?我想了想,还是教一教吧?让有能力的同学去掌握。没能力的凭借数轴来掌握

 
热门六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