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七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单元教学间隔现象的规律。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接触过间隔现象,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内容分成两部分:先是体会间隔现象,发现它的规律;然后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的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
学生对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有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在低年级的找规律中也有所接触,但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现象缺乏必要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寻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规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能力,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圆周问题的规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面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
使用教材的构想: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让学生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的概念,二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出“找”的味道。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采取情境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一间隔排列”,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去“找”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如果只是为了认识规律而达到会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进行计算的目的,那么本课的教学就变得很简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的规律并不难掌握,如果仅仅停留在掌握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的规律的层面上远远是不够的,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安排怎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是有益而深刻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意义的探索和讨论,进而认识间隔排列的规律的另一个前提条件------两端相同,在明白“两端相同”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理解了“两端不同”的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既扩大了“间隔排列”的规律的外延,也使学生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了“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的存在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谈话引入: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一个隔一个地出示三组图片:苹果和香蕉、菊花和月季、花生和核桃。
问:仔细观察这三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谈话: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时候,里面还蕴藏着更深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出这个规律,大家有信心吗?(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知,使学生对间隔问题有初步的认识。)
2、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多漂亮的画面啊﹗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交流画面上的物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从图中找一找,发现刚才看到的间隔排列了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比一比复习中的三组间隔排列和场景图中的排列,有什么不同?
交流:复习中的三组间隔排列两端物体不同,而例题中的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
(设计意图:扩大“间隔排列”的规律的外延。)
4、师:我们先来研究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先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
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小兔比蘑菇多一个,
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如果相同,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图,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场景内容,再从局部观察,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发现规律。通过表格中数据的直观显示,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规律,在小组里交流,有助于学生能听取别人的表述方式,从而完善自己的表达内容。反复表述旨在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多1、少1”的知觉。)
2、研究复习中的三组间隔
师:它们有什么特点?从中你又能找到什么规律?小组合作研究。
汇报交流。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如果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数字化过程,进一步验证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再次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排列特点及个数关系的探究过程。沟通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的联系,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老师找到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广泛寻找生活中具有相同规律的现象,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应用规律: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设计意图:这2道练习均来自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栽树问题:
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比较。
(4)对比练习:
如果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14棵,有的同学说15棵,还有的说1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一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解释生活现象,在实际问题时体验规律,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并对规律产生影响。)
(5)提高练习。
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时钟6时敲了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几秒敲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