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三角形内角和》听课体会
下各镇中心小学 冯喆
四月份荣幸地参加了台州市农村小学数学展示活动,在各位名教师出色的课堂展示和专家们精彩的讲评中,使我对如何有效解读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王佳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让我印象深刻。这节课是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加出发,通过撕拼的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探究氛围浓厚,精彩的发言无不迸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精彩的表现带给我的不仅是高兴,更多的是感慨和叹服。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师,真正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和多么的重要。
收获之一:怎样的探究活动更意义?
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个内角加起来是不是等于180°” ,很多课堂上这个探究的课题是教师直接提出的,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得出结论后又未能引导学生检验验证,而急于巩固练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过于充分,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微乎其微。但本节课的教学重视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从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自发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对于想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先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猜想,对于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最后获得结论。同时对于自己的证明方法进行反思,能否让其他人信服,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重新加以判断。最后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辩论中逐步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的探究是学生自发的、自主的、有积极性并饶有兴趣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收获之二:怎样的练习使课堂知识能更有效延伸?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小学阶段就把知识的范围局限在小学内容,造成学生思维的空间狭窄。王老师在练习中则对本课知识进行了很好的拓展: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不断变大,它的内角和还是180度吗?再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底不变,顶角不断变大,两个底角会怎么变?什么在变?什么不变?使学生深刻体会无论怎么变,三角形的内角和永远不变,同时通过角的变化渗透函数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一点疑惑:怎样的操作活动更贴近生活,更有效?
本课中学生的“量”、“撕”、“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虽然都是由学生的猜想引入,到动手验证,但都只为了得出这个数学结论,似乎难以培养实践能力。因此在听课后我就在思考如何在获取结论的同时,使操作活动更贴近生活,更有效?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以下这个案例:
(一)情境导入
老师拿出两个已经破损的仅剩半块的三角尺,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就要用三角尺,今天老师拿来了两块三角尺,都只有半块,你知道它们原来的形状吗?
(二)新知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问题)
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着这两个半块木板,进行着思考和想像。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展开了讨论:有些学生认为选A,因为比较大,能知道原来的形状;有些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大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一个角的两条边哪一条长,哪一条短无法确定,而且还可以无限延长,越延长,三角形就越大,因此原来的形状、大小不能确定;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B,因为这块有两个角,延长两条边一定会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与原来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有的学生干脆拿出了纸和笔画起来。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并且讨论声音渐趋消失时,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电脑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只有一个角的A块,形状大小是不确定的。有两个角的B块,当延长两条边时,会相交于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不能再变化,所以它的大小和形状也是确定的了。
师:通过分析比较,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第三个角也就被确定了呢?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
师:既然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第三个角也就被确定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大家来合作探究一下(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1、先猜想一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可能会存在怎样的关系?
2、你想怎样探究这个问题?
3、你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试着证明一下。
4、你的结论是什么?
5、你觉得自己的这种证明能让别人信服吗?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紧张地思考着要探究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着进行各种实践证明……在近10分钟的自主活动之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
生1:我们小组从“两个角确定,第三个角也就确定”这句话中联想到:第三个角的度数可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减去另两个角的度数,也就是三个角的度数的和是一定的。我们小组先把三角尺三个角的和算出是180°,而且两把尺的三个角的和都是180°。所以我们猜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是180°。
生2:我们小组也是这么想的,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不一定的。我们每人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量出它们的内角后再求出和,结果6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不一样。分别是178°、181°、179°、178°、182°、180°,所以我们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不一定的。
生3:我们也一样,也认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度数是不一定的。不过,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在180°左右发生变化。我们5人算出的度数分别是179°、181°、182°、176°、180°178°。从第二组同学求出的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来看,也是在180°左右。所以我们也猜想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可能是180°。
生:我们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刚才,有些同学算出的内角和是178°、179°、182°等,我认为可能是由于量角时的误差所造成的。
生4:我们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用实践也证明了是正确的。我们剪下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然后拼一拼,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是吗,你能上台演示给大家看看吗?(同学上台拼,其他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师:这一组同学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猜想是否正确呢?
继续合作讨论探究。
又经过近10分钟一番探索实践,学生终于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作出了证明:
1、通过对折三角形的三个角,能得到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是180°;
2、两把相同的三角尺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是360°,原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是长方形四个角的一半,所以也是180°。
师:那么到现在,你能知道“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第三个角也就被确定了”的道理了吗?
第三层次
通过刚才的分析和探究,我们能不能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关系下个结论?
(三)实践应用和拓展提高
师: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的问题,谁能很快回答?
(1)杨老师家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两块,(如图)该拿哪一块去配?说说你的道理。
(2)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30°的角以后,所剩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两个教学案例中都有学生的操作活动,而且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存在本质的区别。王佳老师的操作活动只为了验证结论却忽略了实际的应用。在后一个案例中整个探究实践活动,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被解决的过程中被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如果解决的都是数学问题,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而本节课情境导入就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时会充满信心,尤其在完成时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感。因此,我们的数学必须从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
笔者听课时间:20120221下午第一节
听课内容: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
笔者有感:
教师教学有风格:亲切、自然,活泼,有想法。
教学活动有思考:“魔术”(猜测第三个角是多大)导入课题,组织小组活动,放手让学生发现“秘密”,多次引导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课后交流:
第一,定位。
这节课,是“探索与发现”。
第二,思考。
“探索与发现”课的数学活动,会是什么样呢?
“设疑—猜测--(初步探索:量,算)”—初步结论—验证结论(拼)--解释应用”。
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这样就会带给学生的体验就很有“味道”了,这样获得的学习经验,也能够很好的运用到探索与发现“四边形内角和”的问题之中。
而这样去做,也正符合新课标提倡的“四基”的理念。
第三,学生。
这节课,基于什么来设计教学呢?
除了上面的一些认识外,还要研究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尽如老师的意”,比如,“量一量,算一算”小组活动时,学生有的不量,有的小组没有合作;无论教师怎么问“还要其他方法吗?”,学生就是想不到“拼(撕下三个角拼成180°;折叠拼成180°)”的方法,最后都是教师来演示的尴尬场面。
根据这节课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关注:1、课前,引起学生折纸和拼图的记忆;2、小组活动,活动前,要把要求和内容再说清楚,让学生明白,把活动表格设计的在符合学生特点,使能表现出活动过程的情况;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去深入小组活动中去,了解情况进行指导,为后面展示交流做准备;活动后,有梯度的展示学生的活动情况,做适应学生的引导;3、已有个别学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0°”,有没有比“魔术”导入这样的设计,更适应学生的?4、根据学生测算、拼角等情况,是画三角形,还是事先准备好三角形,如果准备三角形,准备什么样的三角形,都需要再思考;5、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重视的。
第四,改进。
除了思考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思考如下几点:1、教学的重点,是体验“发现—验证”这样的活动,还是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去“撕下角,拼180°”这样的方法,教师需要思考,做出选择。建议:教学要体现基本数学活动。2、对教材的解读,需要思考。比如,教材“试一试”内容,是新知的延伸,教师不能把它做为“练习”直接交给学生,这里要解读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情况,来合适的去进行。3、学以致用要有体现。课堂上的练习内容要有梯度,即体现对新知的巩固(评价、反馈),又要体现学以致用的内容。这里,可以好好解读和领会教材编写相关内容的意图,做一些思考和设计,最好的情况是,即很好的用教材“教”,又有自己设计的“亮点”呈现,适应学生的学习。4、教师的语言需要进一步锤炼,比如:问题的提出是否正确,追问的“话”合适与否,如何回应学生的回答,等。
希望,老师思考后改进教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听课感受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周老师充分采用“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的应用教材”这一数学策略。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教材的知识脉络,预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好课不是处处精彩,许老师在合理应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做的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如下:
一、巧用猜想,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有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即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
二、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
1.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的第一次“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实践操作
2.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这两个活动的安排的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学生在“在做中学”的数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再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内化新知的难点。
不同之处:如,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了量一量-算一算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出现误差时,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出现内角和偏差的原因是测量手段和工具误差造成的。
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此处,许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她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再老师演示。最后,电脑演示。三个层次的动手实践,步步相扣形成以个正确的表象。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其次,注重了演示法和观察法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做到了适当地解决教材难点的主题,可谓是找准了时机。
总之,周老师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老师们常说,一堂好课是生成的.我们似乎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甚至.不少人在评课中拿"预设"问罪,只要有人工设计的痕迹,通通以违背课改的精神.但事实上,对一堂好课来说,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成,还有教学的提前设计.下面我就以王军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课例来谈谈对"预设"和"生成"的一些认识.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而生成,则是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度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的有价值得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回答,教师的点拨或讲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由此,我们明确了在教学中那些内容要提前设计,哪些环节和过程依靠生成.
一、预设的内容有:
(1)教学目标.评价一堂课如何,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的过程,逐步总结,归纳出任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其次,利用这个发现,解决简单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部分教学目标要随时调整,比如提高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与发现过程中的提高实效性或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但在操作之前,教学目标是清晰而明确的。
(2)教学环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或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几个步骤完成。在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索与发现是并行的。而其中的教学步骤并没有按照老师预先设计的意愿去实现,但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必须提前设计。此时,老师心中必须明确,先要学生明确什么是内角,什么是内角和;接着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再进一步通过验证;最后将发现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3)学习方式。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提前考虑到。在一些课中,老师常对学生说:“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王军老师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明确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学生所说的,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快速准确的达到教学目标。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且,要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
(4)陈述性的知识。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甚至词语的解释,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随意性,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与程序性的知识不同,这些内容属于陈述性的知识,只需要用语言加以表达。对老师而言,最不能犯的错误便是基本知识的错误。只有老师对基本知识烂熟于胸,当课堂上出现学生无力解决问题是,老师才有的放矢,快速处理,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5)辅助手段。借用什么样的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只能提前设计,精心准备。如多媒体、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
二、实现生成的过程
(1)体验式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某些学生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在学生自主感受中生成。由于学生理解水平的不同,不可能步调一致,达到老师的要求,因而只能在体验中积累,而不能依靠老师单方面的预先设计。
(2)发现式的过程。发现法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至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已经发现了错误,并想到了改正的方法;有些学生还需要借助老师和同学加深理解。这一切都是生成的过程,而不能靠老师一厢情愿的期待和设计。
(3)研究式的过程。不少老师在课堂中采用研究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那样做,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4)偶发式的过程。课堂上冷不丁出现偶然事件,可能是外界干扰,也可能是学生的思维与老师背道而驰,打乱了课堂教学秩序。如果善于抓住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则可以生成一堂质量上乘的课。
课上、课后的生成,抛弃了老师为学生与社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僵化”的过程,让师生产生了互动,使课堂鲜活起来,但老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而且慎之又慎。实际上,预设与生成并非水火不容,关键看怎么预设。要把一堂好课奉献给学生,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循循善诱的与学生互动。,生成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也需要教师未雨绸缪,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就成竹在胸。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早上听了张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张老师的亲和力,她的亲切自然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但让学生学的轻松,也同时让我们在座听课的老师听的也很轻松。在整个教学中张老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张老师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的教学法。
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张老师的设计有独立活动、小组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张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推理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张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猜谜设疑激趣导入—— 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动态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猜谜设疑激趣导入——让学生先开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刚开始上课,张老师便出示一道谜语让学生猜,学生猜出是三角形后,张老师紧追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自然便引出了三角形的一系列特征及知识。接着通过小游戏让学生猜三角形,让男女生进行比赛,询问女生获胜的原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不可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 巧用猜想——巧用学生的话:当有个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张老师便马上巧用了学生的话,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巧妙的过度到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3、 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妙用学生的错: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张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验证活动1中,当学生用量一量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出现测量上的误差,张老师便巧妙的抓出这点,问:有没有其他办法让它的验证更准确点?自然的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出用拼一拼,或折一折的方法去验证。这样自然的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4、 善于引导巩固内化——巧用学生的话: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在练习中张老师也不失时机的抓住学住学生的话,巧用学生的话来解决问题。如:给出一个三角形,已知其中一个角是70度,求另外两个角。学生列式:(180-70)/2,张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因为它是等腰三角形,不用老师多言,问题便自然的解决了。
5、 有一定的拓展创新:本课最后,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你能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张老师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想对张老师提一个我自己不太成熟的建议:在第一个验证方法“量一量”中,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是否先跟学生讲清操作要求,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比起操作过程中再讲操作要求,效果比起来会不会好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
听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老师充分采用“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的应用教材”这一数学策略。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教材的知识脉络,预设出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好课不是处处精彩,老师在合理应用科学手段给学生以正确的学法指导上、善于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能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动参与等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如下:
1、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
2、 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的第一次“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实践操作、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这两个活动的安排的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学生在“在做中学”的数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再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内化新知的难点。
不同之处:如,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了量一量-算一算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出现误差时,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出现内角和偏差的原因是测量手段和工具误差造成的。
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此处,老师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在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时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再老师演示。最后,电脑演示。三个层次的动手实践,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其次,注重了演示法和观察法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拼一拼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学法指导。做到了适当地解决教材难点的主题,可谓是找准了时机。
总之,老师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三里畈镇中心小学 熊林桥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本课教学内容不算多,学生只需要翻看课本就会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是陈丽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这样做。“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求我们“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教学中,陈老师力求探究,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激趣引题——自主合作,探究新知——交流释疑,归纳总结——拓展应用,反思升华”四个环节,努力构建探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课一开始,陈老师创设了一个实践操作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画一个含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很显然三角形是画不出来的,学生同样也不知道画不出来。简单的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了问题:是不是三角形的角有些什么秘密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在教学中,陈老师巧妙运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对问题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个时候,陈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交流探究设想和打算采用的方法后,放手让每个同学自主参与验证活动,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验证的具体过程为:量角求和——撕角拼一拼——折角拼一拼。拼角的方法具有一般性,结论的形成不缺乏科学性。这个环节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变“听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交流释疑,归纳总结: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消除疑惑,获得新知。这节课生与生、生与师的交流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陈老师还引导学生对获得知识所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加强了学法指导。
四、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本节课的练习设计陈老师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较大的三角形互动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后面的练习设计从图形到文字,由一般到特殊;“开心一刻”更是把学生带到无穷的学习乐趣之中。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两点建议:
1、这节课的板书不多,是否可以把学生的做法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2、学生的猜想结果都是180°,这时老师是否可以反问:你们是怎样知道的?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流畅的进入下一个环节。
总之,我个人认为陈老师对“四步教学法”模式的把握是成功的,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是自主的,是活动的,也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