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认识
——《面积和面积单位》听后感
又一次走进数学课堂,聆听了本校刘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节课刘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终因突然停电而使所有的课件准备都成摆设与徒劳。记得五年前有一次参加镇小的一次大规模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兴冲冲走进一个当时比较出挑的名优女教师的课堂,观摩她的二年级数学课。大概开始了十来分钟,她在使用课件的时候突然电脑出了故障,于是她就停了下来,请来了学校管电教的,管教学的副校长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连校长也亲自赶来救援。花了近二十来分钟,终于又可以继续了。这半节课时间里,她就把数学课改成了学生的即兴才艺表演,幸亏她所带的那个班级是学校唯一的实验班,学生唱歌什么的都还拿得出手。然后接下去的课是可想而知,当然最终也没进行评课,不过我想挤挤挨挨听课的老师心里头都有嘀咕。当听完课,我实在感受不到这一课件对本内容的学习能起多大的效果。顶多只是花了心血准备最终没用上是个遗憾罢了。
刘老师也是位年轻的老师,此意外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课堂,课依然那么流畅。他利用学生手头的小学具,依然让学生学得那么投入而有兴致。只是我们听课老师看不到他的课件里还藏着什么觉得遗憾罢了。
纵观整堂课,刘老师不停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发现问题,并从中形成概念。第一环节通过摸与看,懂得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通过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叫面积,板书整理出定义。第二环节仍然小组合作,想办法比较三张彩纸的面积大小。在第一次交流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借助学具来进一步比较大小,并对方法有取有舍,怎样比较才是最确切的。第三环节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时,有扶到放,不仅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具体的大概大小,还能正确定义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平方米。最后及时回顾与小结。
生动地设计总能吸引学生来兴趣昂然地投入学习探究,不用担心学生无事可做,不用担心学生利用探究时间讲空话聊天。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是知识的主人,讲数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有形的东西。这都是教师理念的与时俱进带来的课堂氛围的良好转变,是值得肯定的。另外以一个数学门外汉的角度看这堂课,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减少旧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相混淆,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相混淆。而且从课堂上已经不难发现,学生认为周长与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长的面积就大。在交流时,也有学生老把面积说成周长。所以,我觉得在认识面积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加以区分概念。
2.面积单位是个新概念,建立时是否可更深刻些?作业时,学生把单位都填写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只要当时教师在板书后再把面积单位强调一下,就不会出现这错误。另外找1平方厘米的物体时,只能说是“约1平方厘米”,毕竟都不是标准的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由线条的认识到平面的认识,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已可以说是质的跨越。要让每位孩子都有清楚的认识,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推敲的成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后的反思
在“南湖之春”数学专场上,我听了几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其中《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听好以后对我的感触最深,以下就我说下对这节课听好以后的一些想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老课,也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入面积单位。具体可以分为:(1)、面积概念,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2)、面积单位,包括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
课的开始胡老师就问学生自己家有多大?学生都说了自己家的面积有:180平方米、135平方米、90平方米……等。这个教学环节我觉得非常重视学习内容来自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
接下来是让学生认识什么叫面积,胡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来了解物体的表面,比如:橘子的表面、讲台的表面、圆柱的表面等,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以后再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这些认识的过程中胡老师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尤其是让学生在体验1平方米有多大的时候,胡老师给了学生很多的体验。首先是让学生用手比画1平方米有多大,其次是教师拿出了面积是1平方米的布,让学生在这块布上坐一坐,与家里的凳子比较,在这块布上睡一睡,与家里的床比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让学生更容易记住1平方米。接下来认识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胡老师也运用了相同的办法,充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和理解面积单位。
整堂课学习的气氛相当好,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后,我回来上自己班的这节课时,我也充分借鉴的胡老师上课的一些好的方法,没有1平方米的布,我就用报纸做了个1平方米大的报纸,效果也不错。看来多听好课,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真的很有帮助的,希望有机会能听更多的好课!!
《面积和面积单位》听课心得
刘海雁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单位,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今天听了翁晓引老师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课,真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翁老师的这节课同学们上得轻松,老师也听得轻松,感觉非常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提问“这节课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到鼓掌欢迎老师,到理解掌面、比较掌面大小,再从理解“面积”概念,到用不同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出“面积单位”要统一,到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都环环紧扣,顺其自然的。尤其在理解“面积概念”时,从初步感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到“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再概括出面积的完整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例到概念,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认知冲突,理解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面积与面积单位》这节课中,潘老师非常善于创设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数学学习的需要。
教师让学生摸身边学具的一些面,感觉到面的存在,并且有大小的。这些面的大小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行不行呢?肯定不可以!学生通过认知冲突过程,理解了面积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面积单位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来学习数学。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时候,翁老师问:“能不能用一平方分米的方块去测阶梯教室的面积?”“用刚才两个努力卡的面积可以吗?”等等这些问题,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冲突中探索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放手操作,注重表象
这节课中,翁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表象的形成,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形成表象。在感知面积这部分,翁老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表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小之分,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一层含义。在面积单位的产生这部分,让学生同桌合作利用学具袋里的材料,想办法证明两张纸片谁的面积大,让学生在操作中意识到需要用一样东西去测量,并且用于测量的物体越大,所用的数量就越小。以及在认识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的过程中,翁老师都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用手比一比,想象一下,找一找生活中的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等,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形成知识的表象。
总之,翁老师在这节课中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而且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面积和面积单位》评课
听了吴老师所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现谈谈自己的听后体会。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单位,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突破难点,体现理念,吴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知识,还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始,从点、线、面导入,接着摸摸书本的面,课桌的面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意义做铺垫。
2、在充分操作、合作中,理解和建立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
在面积意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表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小之分,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一层含义。在教学第二层含义时,课件演示得出封闭图形的概念,教师安排了“任选两个平面图形,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的大小”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二层含义。
在教学面积单位前,通过动手操作、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学具,动手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合作探究,自己发现,感悟到用正方形摆的优势,再通过面积相同的平面图形都用正方形摆,为什么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解决:是因为正方形的大小不同。通过多次感知和矛盾的冲突,让学生意识到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并且也只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重视空间表象的建立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测量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而后又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物,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索,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面积和面积单位》评课稿
张庄中心小学 冯桂忠
4月7日在青驼镇中心小学听了刘圣银老师讲授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后感触颇多。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落落大方。她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刘老师上的课教学目标明确,言语干脆,教态自然,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主要体会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开始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较为丰富,学生熟悉的学校环境的情景, 过渡到学生已学习的图形,然后通过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发现用小正方形摆最合适,从而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2、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小学生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想一想、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在教学平方厘米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了充分的活动,设计猜想、验证的环节,在学生的脑海中充分建立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突出重点,促进迁移。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认识平方厘米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量一量等活动去理解1平方厘米,突破了难点。在认识1平方分米时,教师提出用1平方厘米测量桌面,这一设计让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冲突,自然引出比它大的单位1平方分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迁移和推导的形式来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他们的迁移和推理能力。
4、注重活动的有效性。
纵观整节课,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的活动中进行有效引导,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策略。
不足之处,练习题应准备的再充分些,要有基本练习、辨析练习、拓展练习等。教师的课堂语言再严谨些、精炼点会更完美。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