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冒着淅沥的小雨来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中国梦教育课题展示。这次所请的老师都是全国特级教师,这些名师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战线,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今天,让我眼前完全大吃一惊,因为季国栋老师对《位置》的理解完全冲击了我旧有的思想。
这是我第四次听《位置》这节课。第一次是在郑师附小,当时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我个人认为她上的这一节是好课。第二次听是在郑州会计学院,这次讲课的是吴正宪老师的弟子,也是特级教师。这两位老师对《位置》这节课的理解如出一辙,思路也是非常清晰,条理鲜明,步骤雷同。第三次听这节课是我们学校的孟慧丽老师讲的,这次听课,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对位置的理解。今天,我又看到了同样的课题,我开始用旧有的观点来看:逃不过这几个固有的模式环节。
结果,一开场,我就输了。季老师说:听到“位置”你想说什么?怎么确定位置?学生肯定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来说位置的重要。接下来,季老师就引导学生:你能说一下你们教室和家的位置么?没有直接把位置放在我们教室,而是选择了我们常常向别人介绍的教室和家。这让我感到这节课的亲切性,又借助车厢的数对大家的帮助来谈位置的重要。
这样的一个开场,让我明白:我们的课堂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知识也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循序渐进。
季老师接下来带领学生从三个方面来确定位置:1、线。2、面。3、体。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借助同样的思想来找出具体的位置。在讲线上的位置时,季老师就做了许多铺垫,比如,我们从公交车站上得到哪些信息呢?顺序、起点、方向。这为下面学习面上的位置埋下伏笔。在学习数对的特点时,季老师特别引出(x,2)所表示的含义,又让大家想办法让全班同学站起来的方法。完全把本节课的知识打开了,不再是局限的思路。
今天的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不是一味的复制,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放开束缚的双手,让数学课堂充满疑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