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王老师教态大方,肢体语言丰富,学生配合密切,学习兴趣浓厚,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王老师所上的《鸡兔同笼》课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节课重点是想“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一基本理念。
亮点一
王老师首先着力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测“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只脚,求兔有几只,鸡有几只?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在共同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的课程理念。
亮点二
突破难点上王老师很有创意。学生对王老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画图法化繁为易,形象直观地帮助了学生对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三
建构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习题设计多样性,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氛围。王老师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拓展了古今中外习题。如“龟鹤”问题、猎人与狗 、租船问题,5分和2分硬币问题等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怪鸡”和“怪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王老师对于每种思路附以形象的解释,如让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两只前脚,实际上就是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成是鸡。当然,还可以假设鸡也有4只脚,把笼子里的动物都看成兔子。一只鸡多了几只脚,多少只鸡会多出这么多脚,学生很容易用包含除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把假设法中的两个差的解释得生动具体。
教学建议及改进措施:
1、课堂评价学生的方式再多一些形式,多一些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树立学生的信心。
2、生活中的“鸡兔同笼”让学生自己列举出一些现象,全班判断,学生可能会更好地掌握“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可能会好一些。
本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以上是本人对本节课的一点小感受,一斑而窥百,从一次次的研讨课可以看出老师平时教学的功底和教学的思想理念中,只有细致的对待每一节课,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