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观摩课《凝聚价值追求》说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做传承者和践行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能力目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享交流,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知道传承、弘扬和践行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二框题。学生在前一框题学习了中华文化的作用与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学习了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明白了美德的力量在践行。在此基础上,本框题进一步挖掘文化的精髓即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学生要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认识和情感体验层面,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英雄人物身上,缺乏对中华民族精神巨大作用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爱国是丰功伟绩,是伟大的牺牲,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很难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爱国情感。从理解能力方面,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有生活体验,例如学习和生活中的刻苦努力、热爱班级的集体意识、以及学校各种活动过程中关于品质和能力的锻炼等,但很难抽象到精神层面、爱国情感这种高度。此外,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会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会将积极的态度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小事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四、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高扬民族精神”和“构筑中国价值”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三部分内容,“高扬民族精神”包括时代精神话共识、坚守精神聚力量和高扬精神见行动;“构筑中国价值”包括学习价值观内容、体会价值观意义和践行价值观要求,整体落实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方面的内容。
  导入环节
  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及话题引发学生的回忆,通过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体察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导入本课主题。
  环节一:时代精神话共识
  由鲁迅先生的文章,引出“中国的脊梁”,学生在分享自己所知英雄故事的同时,体会民族精神自古至今的不断延续,初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为下一环节做好情感及认知上的铺垫。
  由鲁迅先生的文章,引出“中国的脊梁”,学生在分享自己所知英雄故事的同时,体会民族精神自古至今的不断延续,初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为下一环节做好情感及认知上的铺垫。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成组学习抗战精神、大庆精神以及载人航天精神等内容,通过自主学习英雄事迹体会民族精神,并总结归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性之处,自主分析民族精神的内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
  环节二:坚守精神聚力量
  运用视频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视频内容有助于触动学生的情感。在分析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思考民族精神的具体作用。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用不同时期历史的配图,帮助学生进行归类和总结,加强对民族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运用视频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视频内容有助于触动学生的情感。在分析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思考民族精神的具体作用。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用不同时期历史的配图,帮助学生进行归类和总结,加强对民族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环节三:高扬精神见行动
  阅读教材中傅雷的材料,引导学生辨析爱国的行为,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明在日常点滴小事中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国,从而落实教学重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在小事和实事中,传承和践行民族精神。
  环节一:学习价值观的内涵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解读过渡到第二目内容,教师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及产生,帮助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视频及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解读过渡到第二目内容,教师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及产生,帮助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视频及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环节二:体会价值观的意义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榜样,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归纳总结分享的答案,从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
  环节三:践行价值观的要求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辨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辨析四位同学不同认识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要求的认识。
  通过视频欣赏,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梳理本节课知识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旨,达到概括提升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以情感体验的方式突破重难点教学。首先,自主情感体验突破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本框的重点内容,其内容本身是高度抽象及凝练的表述,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情感,对此初中生很难理解,本节课教学设计了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及交流展示,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体会,自主提升,从而达到明之以理的目的。其次,利用情感场共鸣等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最后,为了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还需要情理结合。通过活动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逐步递进的设问引导,情理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正向的情绪表达,落实导之以行的目的。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