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秀说课稿
请允许我代表我校的数学备课组对邓老师将要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说课。在这次集体研课的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四次集体教研,三次修改教案,二次试教。(点课件)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我们的三稿教案,结合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在试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说我们的设计思路及意图。
一、 挖掘教材,初定教案。
在确定上课内容以后,我们首先从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出发。我们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执教老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设计了初稿教案。初稿教案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围绕教材的几个层次,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教学单元主题图——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用数格子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剪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公式——练习。在议课过程中,我们认为,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还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理解上,重难点没有得以突破。
第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以体现,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给出的框架内开展,并没有激起学生想学习的愿望。第三: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上,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探究活动,从理解的层面上推导出面积公式。而一稿教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数格子这样的机械活动上,并没有重视形成学生的探究意识、数学思想。也缺乏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推翻了第一次的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将三维目标定位于这些方面。(点课件)将重、难点确定为:(点课件)
二、 更新观念,再定教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第二稿的教案就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整个学习活动以操作为主。主要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
1、复习引入,直揭课题。(这个次在引入阶段并不停留在学生能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算法上,而是通过学生回忆长和宽分别代表的含义来重温面积公式的度量意义,进而使学生对面积计算的关注点从线段长度转向面积度量的本义(也就是对单位面积排列状况的关注)。
2、“割补”转化,导出公式。当学生从度量意义的本质出发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实现两种图形的转化就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和自然发现。在学生自觉地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这样转化。二是转化是否会引起测量结果的变化,使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转化的前提在于面积不变。
3、深层探讨,拓展延伸。在对拉动变形与割补变形面积大小的比较中,使学生发现等面积变形与不等面积变形中的奥秘。
在这一次设计中,我们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教材,大胆跳出旧思路,使我们思维更加活跃,力求达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让学生用面积单位去摆的方法,还是太过于局限于直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是有所欠缺,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扩。为此,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研讨。
三、 摒弃形式,三定教案。
我们在前面的研课中发现,我们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上,教学实效性并不强。因此,我们再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我们肯定了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更突出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制造冲突、提出质疑,解决问题,最终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在实实在在的探索、操作中,锻炼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教学环节中我们有以下设想。
1、以“拉动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面积是否一样?”这一认知冲突直引课题。在揭示课题以后,出示一个平形四边形,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它的面积,大部分学生会利用“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一公式,推导出“平形四边形面积=底*邻边”这一错误公式,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的负迁移。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平形四边形通过拉动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后,观察前后两个图形“什么没变?什么变了?”,从而发现直接用拉的方法,在形状变的同时,面积也变了,因此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2、对于学生提出的用“底*高”来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用底*高?”在学生想到用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后,激发学生思考:在形状变的同时,面积就真的没有发生变化吗?促使每个学生都去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再抛
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为什么会想到要把平形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在此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转化的基本方法。验证后,让学生观察剪拼前后的图形,再次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发现: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此时再引导学生对前后两次变形进行对比,进而发现:等面积变形与不等面积变形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