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莫在小水沟里翻了船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题目的格式是跟其他题目不一样的,我们在授新的过程中,便要尤其注意这一点,格式一定要伴随着授新的过程跟学生强调清楚,否则孩子们在做题时便如同在渡过大风大浪后,于小水沟里翻了船,这个小水沟便是做题格式。
我最近的课堂便遇到了“翻船”一事。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最后一课时,涉及到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数,从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题是这样的: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此题用到进一法)
正解:2.5÷0.4=6.25(个)≈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2)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此题用到去尾法)
正解:25÷1.5=16.666…(个)≈1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注:(1)用到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2)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只是取商的近似值的其中一种方法。
课本上只针对这两个例题列出了算式,并没有写出完整的答案,因此我便将课堂重点放在了两个例题的对比上。只向学生们重点强调了什么时候去尾,什么时候进一,以为只要学生把握了这个关键点,以后做此类问题便不会再出什么差错。而且我觉得这两种题学生以前都学过,因此只需再跟他们强调求解过程中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即可。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如今在学了循环小数之后,这两种题的格式是跟以往有所区别的。
结果在今天改作业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格式通通出错,算式写的正确,得数求的正确,但是孩子们不知道当涉及到去尾和进一时,怎样用数学语言将去尾和进一的过程表达出来,不知道直等号和约等号什么时候出现,只有个别学生做对了。
比如孩子们在做上面例题时,算式是这样的:
2.5÷0.4≈7(个)
(这样写没有体现用到了去尾法还是进一法,甚至会和四舍五入法混淆)
有些孩子的算式是这样的:
2.5÷0.4=6(个)…0.1(kg)
6+1=7(个)
(这样写没有用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新讲的内容,五年级孩子在做练习题时不应该再出现余数。)
我真是太疏忽了,课堂上当我讲完例题后,便带着学生们去讲前一天的作业题了,也没有将这两个题的完整解答出示在板书里。
如今看到孩子们的作业,我懊悔不已,都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了孩子们作业上的差错。为了弥补自己的这个错误,我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来批改孩子们的作业,将每本作业上错误的地方做了批注,指出错误的同时,又在其中一个错题旁边写上了此题正确的做题格式,下午又花了半节课时间来给孩子们强调格式,给孩子们时间纠正错题。
课后我依旧有些愧疚,因为这半节课的时间本可以带领学生做些别的练习,让时间的利用更加高效,但是却因为自己以往的经验主义,造成了这个课堂漏洞,令大家集体走了弯路。
有时候得出一个数学问题的答案或许很容易,可是如何用一些公理或者数学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看明白,却只有在统一做题格式后才能做到。格式就像一个班级的班规,只有每个孩子都去遵守,班级才能正常运转,同样,只有统一了做题格式,有了做题规则,数学的严谨方能真正体现,数学学科的发展方能细水长流。
因此,会做题是一回事,做对题又是另一回事,无论学生或者老师,都应该将数学做题格式重视起来。做为老师,更是不能小觑任何一个细节,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更不能让经验主义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格式问题虽小,却不容小觑,作为老师还是要思虑周全,课堂每个环节都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莫在小水沟里翻了船。

 
热门五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