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在学习数与代数这一板块的知识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有人称其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脱式计算,以及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熟知了运算顺序。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学完之后,一些脱式计算可以利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本单元学习完之后,特别是中心校进行四分之一测评之后,在测评中发现学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知何时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二是对于运算定律不熟练,不能够灵活运用。基于此,专门设计了这样一节复习课,并作为数学教研组的一节课例研究。
环节一:数字游戏
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注意力集中,反应更迅速。老师随意说出一个数字,利用四则运算再找一个数字,使结果等于整百数,如果回答正确,我们击掌三次。
反思: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在课前和学生互动,吸引孩子注意力,同时,在数字游戏中体会运算中出现整百整十的简便性。这个游戏难度不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只是这个过程不足1分钟,参与的学生只有四人,可以再适当增加参与度,覆盖面更广一些,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为后面的课堂氛围做好铺垫。
环节二:小组合作学习
1. 请大家看黑板,黑板上凌乱的放着本单元的知识点,请大家结合课本,在小组内试着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有条理的摆一摆,归纳一下。要求:
分享: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给小组成员;
倾听: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想法,取长补短。
2.小组代表反馈
请小组代表黑板上展示自己小组归纳总结的情况,并向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让大家更明白。
展示完成后,请同学再具体说一说重要的运算定律的内容,例如乘法分配律。
反思:本环节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小组内对于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网络;第二部分是代表分享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比较耗时,用时接近15分钟,原因在于小组长在汇总时,把知识点一个个归纳并写在练习本上较为耗时,如果能在课前为每个组,甚至每个人都准备一套和黑板上一样的知识点卡片,这样就能减少学生写的时间,把小组归纳时间控制在9分钟左右,这样就能为后面的提高练习预留时间。分享部分,小组表现积极,而且能够大方自信的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分享中,一个小组2人上台,一个学生负责把知识点卡片按照他们自己想法摆一摆,另外一个学生负责解说自己小组归纳情况。合理有序,达到了展示目的。
环节三:巩固拓展
1.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生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115+132+118+85 545—167—133
99×78+78 2000÷125÷8
2.“找茬”(生说一说原因)
125×56
=125×(7×8)
=125×7+125×8
=875+1000
=1875
反思:在练习中发现连减和连除学生掌握较好,对于乘法的分配律还不能够熟练掌握,课堂前面因为耗时较长,本环节的练习时间过短,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没有达到复习的效果,并且没有时间处理第二个小题找茬,这个找茬主要解决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的问题。从课后来看,巩固扩展选用的练习不够精准,翻盖面比较窄,和学习目标有一定出入,也未能完全达到拓展的目的。
总体可以看出本节课因为未为小组准备知识点卡片,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耗时过长,整个课堂就头重脚轻了,后面的教学任务没有有效完成。如果前面能够通过知识点卡片控制前面时间,整个课堂会更为均衡,课堂也会更加有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越有效,学生学习效果越好。精心准备课堂中的每个环节,让课堂40分钟分分发生学习,在40分钟内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