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缺乏空间观念的学生怎么都理解不了没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怎么就变成了容器的长×容器的宽×水面上升的高度。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前去学校器材室借来了一些长方体的塑料盒,让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土豆和胡萝卜,拿这两种材料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些都是容易没入水中的物体,二是考虑到这些都是家庭里厨房日常常用的食材,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果然这节课学生从测量数据,到观察水面的变化,直观的观察出水的变化与放入的物体有关,进而得出放入的物体的体积就是上升的那部分的水的体积,将放入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了装入规则容器里面的水的体积,体会到了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妙用。
临近期中测试,课本总复习中出现了一道关于用排水法求溢出的水的体积,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道题目存在疑惑,做的时候是错的,讲过就会,隔一段时间再做又错。这充分说明学生根本不理解题意,征求学生意见,看是否需要借助观察实物,一部分学生表明需要借助实物,再一次来到器材室借来塑料盒,装上一定量的水,又找来二瓶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先让学生观察放入瓶子之前容器里的水,接着我先将一瓶水放进去,水没有溢出来,当第二瓶瓶子放进去的时候,水从容器里溢出来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学生脸上露出的那种既惊奇又恍然大悟的神情,接着我问:为什么放入第一瓶水的时候水没有溢出来,放入第二瓶水的时候水溢出来了呢?这时,马上就有学生说因为放入的第一个矿泉水瓶的体积没有超过容器里剩余的空间,此时容器里没有水的空间变小了,所以第二个瓶子放进去水溢出来了,那就说明二个矿泉水瓶的体积,比容器里面没有水的那部分的空间更大!用放入的物体的体积减去容器里没有水的那部分的体积,所得的差就是溢出来的水的体积。
就在将要结束这个话题时,班里一个叫张宸的孩子,说这个题目和前面那个练习上一道题很相似,我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正方体铁块是不是也不能被水完全淹没?”不明就里的学生立马就说不能,班里的“金嗓子”张子剑同学马上就反驳:题目中问溢出了多少水,说明铁块放进去之后,水面的高度必须达到容器的高之后水才会从容器里溢出来,而容器的高度大于铁块的高,就说明铁块完全被水淹没了。我再问溢出来的水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时,学生纷纷表示:用铁块的体积—容器里没有水的那部分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
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道题时,学生明显轻松了许多。一个知识点在观察、思辨中完成了。尽管还有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不甚明白,但是在学习的道路上又有一部分学生被带动起来了,作为一名老师,我愿意为了学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