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时候本来是想把本节课名定为《连除解决问题》,但是后来想出了连除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所以单单写为用连除解决问题不太合适。可是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采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题目如果先乘的话会乘得两位数,再除的时候就没法除了。比如这道题“共有756本书,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这个题如果先算一共有多少层,再用756÷18学生是不会算的。这个情况下其实应该给学生明确一下要分情况来考虑,可是课堂上处理的时候直接让孩子连除解决了,这其实是有些武断的。
再次回忆上课的细节我发现上课时还是有些节奏缓慢,在处理一些简单易懂的题目上让学生说得太多,有一些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的,可是没有适当干预,让学生从头说道尾,这些时间算是浪费了。正是各个环节的不紧凑,使得整个课堂节奏显得缓慢,时效性不强,最后的练习处理得不够详细,方法多样性没有显现出来。
再有就是分享环节,分享的时候小组分享得特别好,但是一个小组把所有的方法都说出来了,其他小组没有东西可说了,所以课堂只有一个小组分享,显得太单一。不仅如此,一个小组分享得过为顺畅,班级别的小组没有质疑,没有补充,显得小组分享一点儿也不精彩,枯燥且无味。还有就是学生的点评,几个学生点评都是说别人说的多好多顺畅,提出的不足就是声音太小、站得不端正之类的,对于思路方法等的评价太少。所以说本节课的小组分享环节是不太成功的。
第四个我想到的就是本节课的合作菜单,设计的菜单如下:“1. 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自己先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及做题方法。时间3分钟;2.把你的方法和小伙伴说说,要求每个人都要说,说的时候必须说清楚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时间3分钟;3.三人分工,一个人说思维过程,一个人列算式,另一个人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在组内试说你们的分享过程。时间4分钟;4.完成后,如果还有时间,思考不同的做题方法”。这样的四条合作菜单看似很具体,但却不是最佳的,因为没有体现出不同算法的重要性,只是最后简单说了一句完成后如果有时间再思考不同的做题方法,倒不如直接让每一组思考两种做题方法,这样不至于早早做完的孩子没事干。另外,三人分工的要求也似乎有些死板了,本意是给学生一个合作的思路,举一个合作的例子,但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分工,这是不应该的。
总体来讲,这节课也有亮点但是问题也是很明显,这些问题出现在这节课上我想也是比较好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以此为戒,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