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心理需求指向于有效参与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参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想尽办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但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是否有自主参与的心理需求呢?只有在强烈的心理需求指向的基础上,学生的参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参与。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那么学生的参与仍然是被动的,处于一种应付状态。
案例:这样来计算
内容: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语文书?
学生提出:35+3=38(本)
师:你都会算出来了。随手在黑板上写出算式35+3=,但并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
教师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学生提出:35+30=65(本)
师:你也会算,有随手板书:35+30=,也没有解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下面活动:
活动一:摆小棒
师:用你手里的小棒摆一摆这个算式,摆出后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呢?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摆小棒,汇报。
活动二:分解
师:能不能用分解的方法帮助我们计算呢?
引导学生分解两位数,并板书:

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1)分两位数(2)用一位数加一位数(3)用加下来的数在与整十数相加。
活动三:试计算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算两道题,出示:35+4=,26+3=
当学生回答26+3时,有一名学生回答:老师,我不用分解的方法,我先用6+3=9,再用20+9=29。
师:这样算更快。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计算35+30=,还是与上面的环节一样。
在计算35+3时,教师组织了三个活动,学生也都参与了,但参与有效果吗?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摆小棒,为什么要用分解的方法,他们的参与也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在这里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生会计算,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分析,学生没有参与的心理需求,更缺少参与的目标指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没有一点发展。
其实我们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提出:为什么要用3加个位上的5,而不去加十位上的3呢?你能想办法说明这个问题吗?这样学生的参与就会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的小棒操做、分解整十数活动就有了目的性,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才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核心与关键,而不要只把目光盯在计算的方法上。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