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一九班做同课异构研讨课,第二节课张老师在高一四班讲同课异构公开课。所讲内容为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节的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特点。”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发展农业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后面的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堂课课后反思发现有优点也有不足,现总结如下:
1.该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将活动穿插在区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分析活动,得出一个一个的影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这样由现象到结论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分析出结论的成功喜悦感,进而激发兴趣,增加自信。
3.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
5.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得当,充分体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这堂课中的遗憾是我教师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通过反思,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语言不够精炼,语速较快,语调缺少平仄起伏,讲课缺少激情。
2.板书设计尚可,但是书写字体不够美观、大方。
3.课堂把握能力不足,在课堂充分开放给学生时,对于课堂环节、节奏的把握不够。比如,在讨论“花卉、乳牛、甘蔗、荔枝”的区位选择时,不是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答案再阐述原因,而是先让多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再依次对比阐述原因。
4.在本次教学中,课前导入吸引学生兴趣但略显拖沓,应该更精炼一些。在讲述农业地域的时候一带而过,讲述不够详细、具体。
5.在讲述农业地域的时候一带而过,讲述不够详细、具体。再对地理图形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五看读图”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还不够多,在下次教学时要注意这一问题。
如何改进: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认真备课,认真研究学情,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控教学节奏,做到收放自如。
3.本次上课后回家观看了上课的视频,平时多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多用鼓励性用语,上课时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简洁、生动。可以在平时上课时记录自己的声音或者视频,用于课后反思。
4.课后注重反思,多总结本节课的优点、缺点,尤其是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注重分析为何会出现闪光点。
总之,本次公开课自己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取长补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最后,非常感谢本组多位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宝贵建议,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注意,积极改进。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高一(9)班学生的积极配合,他们的活跃不只是在公开课时,平时上课亦是如此,作为他们的教师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