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后反思1: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里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应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究学习。本课的开始我先从生活出发例举了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欣赏图片,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在教学中突出了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学习体验。本节课我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过程,探索新知识,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和讨论交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与角的特征,体会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必需的数学知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教后反思2:
谁来口算“28+35”? 我惊奇地发现平时比较沉默的园园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涨红了小脸看着我,我连忙请她回答。她很自信地大声地说:“53。”引来其他同学一阵笑声,有人还在窃窃私语“错了错了。”从她的眼中,我明显读到了“自悲”两字,我没有马上请她坐,而是投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引导她,“请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能算出来。”她怯生生又看了一下题目。过了好久挤出两个字“63”。“园园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为她的进步鼓鼓掌。”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
做老师的往往对优秀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赞许目光,而对一些“差生”常常会显得比较严厉,甚至冷漠,也因为老师的这一表情,往往会扼杀一个学生向上的志气。
其实,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善待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最渴望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我们难道就不能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一些关爱吗?一道赞许的目光,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可能使他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