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次有近百位老师听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认识面积一课。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设计环环相扣。可课上到一半时,突然感觉自己右边的肩膀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转过头一看竟是旁边这位听课老师的“脑袋”。天哪!他竟然睡着了!我不禁暗暗感叹。感叹之余,回头一看更是大惊失色——有一部分的老师没有认真听课,或小声说话或打打磕睡。再看看台上辛苦“耕耘”着的老师,除了同情更多的是反思……回眸课堂:为了引出面积的定义,老师煞费苦心:又是创设情境,又是动画演示,只是在大多数听课老师看来因为太过兴师动众而显得事倍功半。再听课堂中的师生对话,都是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毫无思维含量。想想“睡着”也是必然的!可怜的是台上那些“明明白白”的学生——佯装不知的同时还要强打起精神,积极地配合上课老师同台演出!怎有台下那“安然入睡”的老师那么自得其乐!我想课堂真正吸引人的仅仅是其隐含的数学思考才是最主要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数学课堂究竟该让学生思考什么?获得什么?
不难想像当“思维之花”开始随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不断“舞动”之时,那灵性的绽放、智慧的生成是多么令人振奋。这不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吗!每每听到或上到一节令自己兴奋不已的课,总是和学生充满智慧的回答紧密相连。为何学生变得如此投入而智慧?答案很简单——因为课堂激活了孩子的思维。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故事之一 ——
今年,我先后两次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同样是在总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但是两次课却达到了不同的效果。
“认识面积”在第一次课堂
在这天的试教课中,我设计了请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比一比的环节。首先,比一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和黑板的表面的面积,哪个大?为什么?从而总结出观察法。其次,比一比练习本表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用什么方法好呢?然后引出了重叠法。紧接着,引出图片 ,学生很自然的通过观察图
片数方格,总结出数方格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两个长不同、宽也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讨论用前面的哪种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面积吗?从而引出用图形作面积单位比较面积的大小。
【感悟——认识面积太刻意了!】:
“比较面积”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操作活动,但是当我把这样的环节放在动手比一比的这一部分,并把要求定为“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进行比较”时,学生根本无心思考用其它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因为动手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不是每节课都有这样的机会,于是,孩子都开始按照老师让比较的物体进行比较。这样的环节放在此处,虽然表面上看学生兴趣浓厚,但这样的兴趣对于有效达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且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毫无作用。这样的“比一比”没有伴随着学生的数学思考,因而“比”不出效果,“比”不出精彩!
“认识面积”在第二次课堂
经过思考,我把“认识面积”的环节放到了具体情境中。
老师把今天优秀小组的礼物藏在了下面图形中的其中一个后面,转动你的小脑袋,帮老师找找吧!
通过语言提示,礼物不在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图形后面,礼物不在面积接近的两个长方形后面,礼物在剩下的图形中面积最大的图形的后面,一步一步把比较面积的方法给总结了出来,显得自然又生动。尤其是最后比较两个长不同、宽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时,甚至有孩子想出了自己画方格、在长方形上自己折出方格的方法,让我很吃惊。
【感悟——“认识面积”自然而精彩!】:
在一位教师的课后点评中,她是这样说的:“认识面积”的环节结合着具体情境,让孩子在生动的问题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并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孩子的数学思考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在这堂课上完之后,听课老师议论最多的是:“原来我们的学生也这么聪明,我都没有想到除了以前讲过的四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那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彩?是老师的设计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了这些精彩!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设计好教学内容,让学生时不时地“跳一跳摘桃子”,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习内容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性地开发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含有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的资源信息为教学所用,在分析、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大胆、合理地,对教材进行重新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切实为学生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问题情境,以达到有利于“让学生做数学、研究数学”的价值趋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从“认识面积”中,我们不难发现,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思考的关键在于内容的开发,内容开发得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让数学课堂彰显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做这样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