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沙龙纪要


竺雪群(无锡市数学教学能手):各位老师,大家好。众所周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是回避不了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只有教学设计的高度有效,才可能赢来数学课堂的真正实效。今天请大家来,正是想围绕“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通过我们的讨论,使大家对这一问题获得更深的思考。
    顾晓华(无锡市数学名师):从字面上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具体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某单元或某节课的教学预先制定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一个综合方案。
    钱丽娜:教学设计是一个“老”话题。早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对教学设计的关注与思考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天,我们重拾这一话题,关注的焦点恐怕还在于“有效性”这三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真正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达成。
    缪宇虹(无锡市数学教学能手):事实上,讨论这一话题是有其特定的现实背景的。当下的课堂,不能说老师们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或实践经验,可是,有些老师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却忽略了教师讲授;强调了学生对话,却忽略了扎实的基本训练;强调了问题探究,却漠视了探究的实效等。这些问题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引发了广大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的焦虑与关注。
    尤丽华(无锡市北塘区教学能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量的实践证明,凡优秀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反之,在教学上出现偏差的教师,很大程度上与教学设计不到位有关,教学过程中,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不恰当,或师生互动不灵活等等。所以,教学设计是决定上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竺雪群:大家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教学设计确是个老问题,然而,在新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老问题遇到了新挑战。那么,下面的时间里,老师们能否围绕“有效性”这一关键词,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给出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教学建议?
顾晓华: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大概是“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支点”的重要性。“支点”不对,常常使你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能否设计出一堂有效的好课,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设计之初有没有确定好自己的教学“支点”,即有没有想清楚自己将要立足于什么样的基本观点、指导思想去设计这堂课。我个人历来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应该把“立足于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支点”。不知这样的想法是否合理。
    缪宇虹:我很赞同顾老师关于“教学设计首先要立足于让学生有意义地学”这一想法。有意义地学,简单地讲就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前承后继。我以为,有效的教学设计不应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应宏观地看待教材,瞻前顾后地分析教材,深入浅出地钻研教材。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这一内容前,首先查阅了中学教材中有关负数的内容要求及编排特点,了解了负数在整个数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等,在此基础上,再仔细钻研了教材、教参及备课手册,直到自己觉得对这一内容确实有了真切的认识后才着手设计这堂课。现在想来,倘若当初没有对教材的准确分析,缺乏对负数这一内容的整体把握,课堂教学恐怕也不会如此游刃有余了。
    陆莉玛:对教材的把握,横向上要注重承前启后,纵向上则要注重深入浅出。记得上“认识多边形”一课,认识完这些多边形后,我按常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五边形、六边形?”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模糊的有之,不够准确的有之,更有学生提出:足球上就有许多五边形。显然,这些学生对于“今天认识的多边形首先应该是一个平面图形”理解不够,可这又怎么能怪学生呢?分明是自己在理解教材、设计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呀。重新设计教学时,我就增添了一个小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多边形首先是一个平面图形,并特意将足球带进课堂,让大家辨析其中的每一个面是否为五边形。学生通过讨论,均得出正确的结果,甚至还有学生给出了“曲面”这一说法,很好地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总之,深刻理解教材知识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惟有“根深”,才能“叶茂”。
    王敏彦(无锡市北塘区教学能手):当然,尊重或深刻理解教材并不等同于惟教材是从,能否在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同样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关键。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根据教材编排,通常需要学生利用平面图形折出各种分数。然而,几次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只能折出那些分母是双数的分数。正是这一发现,触发了我们新的思考:能否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下呢?随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多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自己表示的分数中没有像“1/3、1/5、1/7”这样的分数?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交流时,他们纷纷表示:因为,只有对折才是平均分,而对折只能得出分母是双数的分数。要想折出分母是单数的分数,很有可能是不平均分的……
余慧:王老师介绍的例子,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材中往往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开掘的教学资源,就看我们能否关注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了。记得有位即将退休的老师曾说过: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教过不知多少遍,今天才发现,之所以像0、3、6、8这些数字特别难写,原来是因为这些数字都是由曲线组成的。听完这个例子,我深受触动。原来,把握教材、钻研教材真是永无止境呀。后来,我再教这些数字的写法时,总会提前让学生画画直线、曲线、圆圈等,让学生体会它们的不同,并将这种感受带到数字的书写中来,效果就挺不错的。
    竺雪群: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有效设计的前提。然而,备课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
    张维:前不久,我执教了“观察物体”一课,课中有这样一个内容:从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起初,我以为这环节很简单,因此设计时没有很重视,一带而过。谁知,试教时,竟有十几个学生认为“从长方体的侧面看,看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一下蒙了,因为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见这样的情况,而且我直觉地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要讲到透视等“深奥的原理”,学生未必能理解,于是草率地否定了这一答案。随后的课堂中,我看到了那些同学写满疑惑的眼神。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教训。调整教学设计时,我“有所防范”,加强了对观察方法的指导,比如站的位置、视线的角度等等。果然,环节设计细腻了,课堂上的问题便也迎刃而解了。
    曹琛(无锡市数学教学能手):确实如此。没有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与分析,谈何有效的教学设计?“认识千米”一课,我也遭遇类似的情形。上课前,我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对1米的长度很熟悉,那么,1米的1 000倍当然也不难体验与想象喽。但实际情况远非这么回事。调整教学设计时,我把重点落到“体验1千米的长度”这一问题上来,设计了如下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走100米,数一数步数,走200米,看一看时间,为课中认识千米提供具体的表象;课中引导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推理,多形式地理解和体验“千米”。此外,我还收集了学生从学校出发行1千米的距离,步行及借助汽车等交通工具行进时的路程、时间等数据,逐步帮助学生深刻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教学效果很好。
    孙敏(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两位教师关于把握学情的遭遇与教训,给人以启发。不过,我在想,除了试教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外,有没有更为一般、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呢?毕竟,更多的随堂课是没有机会试教的呀!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正式进行教学设计前,我没有想当然地“分析”我们班学生的学情,而是做了一次小调查:你觉得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结果,学生给出的猜想有十几条之多,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于是,设计教学时,我决定先提供能被3整除的数,让学生大胆猜想它们的特征。然后再把猜想的观点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组际辩论,在辩论中不断明晰观点、检验猜想、得出结论。结果,本课的教学设计虽十分简单,但效果倒不错。
    倪芳:刚才,大家畅谈了学情分析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而我还想就此表达一个新观点,那就是有关“学案”的设计问题。我们习惯于为了自己教学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教案”。但教是为学服务的,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否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设计出相应的学案?比如:学生如何认识这一数学知识,他们需要怎样的知识铺垫与方法引导,他们可能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如何有效克服这样的困难……这样的设计,对“学”的关注成分更大,或许会从另一侧面提升我们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我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
缪宇虹:我觉得倪老师关于“学案”设计的想法很有新意。她提醒了我们,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应该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过,“教学”“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整体。教学设计中,既应该体现对教学方法、策略等的通盘考虑,也应该体现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的综合分析。二者合二为一,共同构成教学设计的全部。当然,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对学的关注相对欠缺,这倒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并在实践中予以改进的地方。
    许科勤(无锡市教学新秀):我觉得,今天我们专门花时间在这儿谈教学设计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课程推进到现在,教学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如今的教师十分崇尚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甚至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该粗线条进行,列个框架就够了,更多的精彩应该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碰撞、生成出来。对这一现象,不知老师们如何看待?
    缪宇虹:生成性确实是当下课堂的重要特征,它的存在也的确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教学设计的看法。就拿前不久听的“认物体”一课来讲,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搭一搭、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没等活动开始,便忙着研究如何让那些老要滚到地上的乒乓球变得“老实”。教师发现这一现象后,临时调整教学设计,索性让全班学生展开研究,结果,课堂在兴味盎然中生动展开,不同物体的特征在学生的“玩”中得以深刻建构。
    竺雪群:与其说这是动态生成,不如说,这是教学的现场“再设计”。只不过,这时的设计不再只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机械把握与客观判断,而要更多关照课堂中生成的一些即时要素,如学生中生发的需要、质疑、困惑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学设计这项工作并不是到上课开始就结束了,而应贯穿于整节课。
    徐佳乐:而且,强调“生成”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淡化“预设”,或者干脆消解教学设计的作用。可以说,离开精心的预设,仅靠“守株待兔”,是很难等来所谓的精彩生成的。
    陆琰:有效的教学设计还应因数学内容的特点而有所区别。比如,概念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丰富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还要注意运用诸如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本质属性等。计算内容的设计要注意将问题置于特定情景中,引导学生经历算法“再创造”的过程,要注意算法多样化后的优化,并关注学生计算技能的习得。总之,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一个大一统的过程,不同的数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方法、思路及注意点,设计过程中,大家应区别对待。
    秦惠(无锡市北塘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作为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还会找一些特级教师的经典设计来看、来学。对此,我的体会是:名师的经典课例是其对教材深入研究后精心设计而成的,同时也是经受过时间考验的,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学习。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或是迷信经典。就拿我上过的“认识平行”来说吧,我曾听过特级教师魏洁的课,魏老师准确到位的语言、环环相扣的设计使学生对平行概念的认识十分到位。但这些设计一到我的课堂里,却全都走了样。后来一琢磨才发现,不同的教师,教学设计的风格、习惯、思路都是不尽相同的。魏老师的设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可能全部适用于我。于是,在重新设计本课时,我借用了魏老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环节,但在情境创设上重新下了一番工夫。比如,我用刘翔引出跑道线;在分类认识相交和不相交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小甲虫沿着直线向前爬的动画;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龟兔第二次赛跑……这次成功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念:名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学其精髓,而非习其一招一式。
    顾晓华:秦老师的话启发了我,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比如,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双基”的达成,有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有些教学设计则更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等等。我觉得,好的教学设计不能一概而论。只有适合教学者自身教学风格的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才可能赢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记得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课堂教学或是教学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竺雪群:老师们,今天的沙龙是一次思想碰撞、思维交流、观念提升的过程。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我们的教学设计真正有效,关键在于三个把握,把握观念、把握教材、把握学生。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的设计既要重预设,更要重生成,这就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夯实基础,锤炼内功,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我们的教学设计才会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从低效走向高效。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