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乘、除法的意义和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教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美丽的玫瑰花,并提出问题:“昨天是2月14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学生答:“情人节”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爸爸给妈妈买了鲜花”等等。(用节日调动气氛,激发兴趣)师:“我昨天收到了一束花,想把它插进花瓶里。同时我为大家设置了三个数学问题,你们想挑战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设置情景问题,探究新知。
1、乘法意义的探究
多媒体展示问题 :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设计学生活动:自己读题。列式计算。学生展示。
预设答案: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问1:“为什么选择乘法?”(突出乘法简便)“加法怎么麻烦了?”(是4个3相加了,要是几十个3相加更麻烦)
问2:观察3在加法运算中是什么(加数)?4又是什么(加数的个数)?求的问题是加法中的(和)。
问3: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运算叫乘法吗?(同桌交流,学生举手展示乘法的意义。)让学生指出因数和积。
2、探究除法的意义
          你能利用上面的乘法算式和数字背景改变两道除法算式吗?(独立思考,举手展示。在改编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与第一题相比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教师引导2、3中的已知和问题与1中因数、因数、积进行比较。)
思考:什么是除法?除法和乘法是什么关系?(同桌交流,举手展示。)
3、探究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三个式子想一想:因数、因数、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小组长归纳整理,小组展示。)
师问:在除法运算中还有除不尽有余数的,大家能不能找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小组讨论,小组长归纳整理。)
4、小结。
三、练习。
四、板书: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3     ×     4= 12
因数×因数=  积
积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2、12    ÷      3        =4
被除数   ÷    除数    =商
3、12    ÷      4       =3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