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之前,正赶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正式向社会公布。何不将“福娃”这一题材引入新课,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和“福娃”有一个零距离接触呢?
说干就干。翻录下“福娃”的电视宣传短片,制作完相应的课件后,我组织了如下的教学。
师:同学们,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认识一下北京奥运会的五个吉祥物——“福娃”。(播放剪辑过的吉祥物宣传片,学生兴趣盎然地观看)这五个可爱的“福娃”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哪一个最受大家欢迎呢?某网站为此专门做了一次调查,想不想看看他们调查的结果?
生:想!
师:不过,这些数据10秒钟后就会自动消失,这就要比一比大家的眼力了。
教师播放五个快速滚动的数字显示器,10秒钟后,数字暂停片刻并随即消失。由于最后呈现的都是一些七、八位的大数,学生一时没来得及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纷纷面露难色。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结果?
生:是晶晶最受欢迎吧,好像喜欢晶晶的人数最多。
生:不对,是贝贝最受欢迎。
生:我觉得是迎迎。
学生们七嘴八舌,意见各不相同。
师:大家的意见好像不统一,看来同学们都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原因没有让大家看清楚呢?
生:数据太大了,而时间又很短,要是时间再长一些,我一定能看清楚。
生:老师,再给我们看一次吧!
师:没问题。不过,这次得提高要求,数据只停留3秒钟,有信心吗?
一听只有3秒钟,许多同学都摇起了头,但也有同学表示想试一试。
教师再次呈现数据。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教师呈现的数据不再只是数字,而且还配上了直观的条形图。3秒钟后,数据再次消失。然而,学生们却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是欢欢!”
师:奇怪,刚才给大家10秒钟时间,你们都没能得出结果,现在只有短短的3秒,而你们的意见却这么统一,这是为什么呢?
生:刚才时间虽长,可是那些数据太大,比较起来很麻烦。这次时间虽短,但我们一眼就看出,代表欢欢的那根直条最长。
……
有人说,这一片段的成功源自于教师很好地收集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福娃”,这一点我承认。但我更认同这样的观点:好的教学资源还需用好、用足。上述教学片段中,笔者两次呈现某网站关于“福娃”的统计数据,第一次时间虽长,呈现的却是单纯的数据,学生不易作出比较并进行判断;第二次时间虽短,呈现的则是直观、形象的条形图,学生一下子借助条形的直观性,在很短时间内给出了准确的判断。两次一比较,结论水到渠成:条形图更容易帮助我们比较出数据的大小。而这,不正是这节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