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把握编写者的意图,认真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一、 信任学生,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

学生的创造力有时往往出乎我们的想像,孩子们的许多见解常令我们成年人耳目一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苏教版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书本上提到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借助直尺上两条平行的边画),我在备课时预设学生能想出前三种方法,第四种或许有些困难,在实际上课时却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当我宣布操作要求“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学生们都动起手来了:有的用小棒搭,有的在钉子板上围,有的在方格纸上画,还有一个同学就是利用直尺画两组交叉的平行线,然后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不是书中提到的第四种方法吗?我万分喜悦,在全班交流时请他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们看。当他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有学生说:“我第一步和他一样,先用一把直尺画出一组平行线,然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出另一组平行线。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正欲“收场”进入下一个环节,又一个学生举手说:“我用直尺和三角尺先画出一组平行线,再转个方向画另一组平行线,这样就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这里,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迪,从而产生了一个个新的想法。
二、 静水投石,让学生的思维泛起涟漪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静水”中“投石”,使学生原本平衡的状态“失衡”,在积极的调整中让思维泛起美丽的“涟漪”。下面是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的一个片断。

师: 等腰三角形中有个“腰”字,小朋友你的腰在哪儿?(学生双手叉腰)那等腰三角形的腰在哪儿呢?(请学生上台来指出)

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学生马上指出来了。

师: 那第二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在哪儿呢?

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上来指出。(没想到他居然指对了)

师:对吗?哪两条边是这个三角形的腰?

另一个学生指了左右两条。

不一会儿,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刚才那两条,因为腰是指相等的两条边。

“一语道破天机”,其他学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师: 那最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在哪里?

学生们抢着要上来指。

从刚才的教学片断来看,老师从“腰”字入手,与小朋友身上的“腰”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指出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轻而易举。当要求指出第二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冲突,是左右两条边吗?好像不是。那怎样的两条边才是腰?就在这时,学生自己感悟到腰是指相等的两条边。“心中悟出始知深”,要让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三、 创设情境,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让他们参与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苏教版教材教学“认识中括号”时,改变了原来教材直接呈现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创造中括号。下面是我在上这节课的片断。

出示书本上的情境图:航模组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我让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地开始做了起来。哇!他们的算式可谓“百花齐放”:
(1) 84÷(8+6)×2;
(2) 84÷(8+6×2);
(3) 84-(8+6)×2;
(4) 84÷((8+6)×2);
(5) 84÷[(8+6)×2];
(6) 84÷([8+6]×2)。

师: 先观察第(3)个算式,它与其他几个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有减号。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生: 问题求合唱队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最后应该用除法。

师: 其他的算式好像都差不多,谁能说出哪个肯定是错的?

生: 第一个是错的,他这样列式变成除法比乘法先算了,应该先求出美术组的人数,也就是乘法应该比除法先算。

生: 第二个也是错的,这个算式中乘法比加法先算了。

生: 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用一个括号是不够的。

师: 是啊,一个括号不够,那你对下面几个算式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 第(4)个算式用了两个小括号,会混起来的。

生: 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第(5)个算式是正确的。

生: 第(6)个只要把中括号和小括号换一下就好了。

“旁观者清”,其实在列式时学生都知道实际的运算顺序,但由于没有学中括号,列出(1)、(2)两个算式的学生采用了“忽略”的方法。而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一个括号是不够的!”中括号的诞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苏教版教材为教学带来了清新之风。让我们把生动的教材演绎成生动的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学习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互相碰撞、互相启迪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