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度: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学过度是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其弊端首先是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同时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均有消极影响。教学过度的成因是复杂的:直接原因是源于实践教学层面,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源于理论、制度和观念;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刺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对教学过度的矫正应从修订、完善教育目的和改革社会用人和高考制度入手。
教学过度是当今人们过于重视教育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指教育者(含社会、家庭、学校一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对学生施以超越学生身心承载限度学习任务的一种教育现象。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一、教学过度的表现及危害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过度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它表现在诸多方面。一是机械训练,相同内容过度重复。这些年不少学校,他们不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课时上课,而是突出考试科目,在考试科目中突出重点考试科目——语、数、外,在重点考试科目中又删去实验、参观、活动等内容。教师将这些内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给学生,并围绕这些内容编写或购买大量习题集,进行没完没了的习题训练,直至学生烂熟于心。二是过度补习、过度办班。现在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课内苦课外更苦,他们被各种补习活动压得喘不过气。既有学校各门功课的补习,又有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各类补习班、特长班。三是过度拔高要求,使学习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学校唯恐学生应试失败,找出许多偏题怪题甚至奥数题让学生逐条过关,这令不少优等生都望而生畏,学困生便可想而知。有些基础性突出的课文或概念、原理要求学生背诵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教育过度的理念下,学生读十遍就能够记住的材料非让读上一百遍。学生为了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不得不废寝忘食。据不久前的教师报、中国青年报、中学生报、知心姐姐等多家媒体共同展开的调查,发现38.71%的中学生晚10点下晚自习,其中11点后下自习者依然高达17.23%,90.96%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不足5小时者达16.37%。大量数据证实,中小学生成了社会转型时期最惨重的牺牲品。四是过度强化竞争。绝大多数学校天天有测验,周周有考试,测后考后均排名,不停地向学生强化竞争意识,搞得学生忧心忡忡,心神不宁。面对教育追求的极致,人们不无痛心地咒骂“教育疯了”。
    教育心理学认为,就记忆、操作技能的学习而言,为了巩固效果,可适当采用“过度”策略,但切不可无限“过度”。因为,人的学习会形成“高原现象”,无限过度不但低效,还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第一,教学过度对学生生理的危害
    首先,表现为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学生在高压下大量透支了脑力与体力,多数人又在精神上饱受失败的打击,因此不少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运动导致肥胖和超重,缺乏爆发力,较上代人肺活量直线下降;近视率与程度令人担忧。小学生近视率占三成,初中生达六成,高中生则接近八成。至于学生亚健康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其次,教学过度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教学过度的直接因素是教师和家长为了学生的考学而进行的行为选择,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不可小视。这些年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并进一步出现问题行为的并非个别,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增加的趋势。他们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出现学校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的人数比二十年前多得多。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学生20%有过自杀念头。学生在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甚至问题行为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教育过度对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造成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成人的生存质量会影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反之,学生的生存质量也会影响教师和家长等成人的生存质量,尤其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因为学生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心理承受力会愈来愈低,进而激发出对成人世界无尽的逆反力量,以释放压抑在心中的痛苦与烦恼。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有20%的家庭亲子关系不良。孩子拒绝与家长沟通,有家不愿回的大有人在,离家出走的现象几乎每校都有,为一点小事砍伤父母已不鲜见,师生感情也远没上代人那么深厚。
    二、教学过度的成因分析
    教学过度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实践层面的,也有理论层面的;有学校、家庭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
(一)理论层面
    长期来,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活动的本质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已初步定论,即“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概括揭示出了教育活动的特点,但其致命弱点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当成了任人塑造的被培养者。这种“培养论”的教育本质观不仅很快在教育理论界成为主流观点,而且被党和国家所接受,并通过教育目的的形式写进不少文件,成了师生必须遵守的法律。其表述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的不足是片面强调了教育的社会目的性,忽视了学生发展的目的性。具体说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利益的考虑,忽视了对学生生命应有的尊重。按照这一目的,教育不论通过何种手段与途径,只要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就行,至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命存在方式都可以不管。理论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的错误。于是教育便“发疯”、“野蛮”。于是学生自由便丧失,他们被社会奴役,社会是他们的主宰。在这里教育脱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轨道,地地道道的成了社会工具。学生完全是为社会读书,教育就不会太在乎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而是一切用成人的意志对他们进行塑造和评价,他们成为被成人世界任意摆布和控制的“物”。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成人世界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但这种舍弃现实,追求学生渺茫未来的做法,看似为了学生的发展,实质上牺牲了学生全部现实的欢乐。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批评的那样“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未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优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们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像服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些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招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夺走了。”
   (二)制度层面
    教学过度现象产生不仅有教育目的的原因,也有国家教育制度层面的因素。如教育评价制度、考试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法律等等,笔者认为这是教学过度的重要原因,对教学过度的形成实际上起着导向、暗示或默许的作用。如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就曾经并正在使不少青少年成了现代范进。当然,涉及到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种决定和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仅仅放在教育领域内可能已无法解释。教学过度其总体原因是升学竞争,而升学竞争是为就业竞争服务的,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以至白热化,又是城乡差别、行业差别及社会的诸多不公造成的,这些差别和不公除了历史和地域环境的成因外,更多的还是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过度仅仅是社会深层次问题在教育中的反应。因此对教学过度成因的分析应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中进行。
    (三)观念层面
    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社会不当的用人观,直接影响教师、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并通过他们将压力传递至学生,这是教学过度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指出: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扭曲了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良性格局,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并成为“应试教育”的驱动力。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用人实践的要求与反映,学历崇拜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用人观念与现实制度及政策。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选拔、录用人才上,过分看重学历。一些机关在选拔录用干部时,甚至规定到哪个层级就要求具备相应的学历。理想的学校教育,应该既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又与社会,特别是经济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可谓太深了。不少地方政府,把“出人才”实质上是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并逐年增加对学校的“期望值”。不少学生家长也不惜一掷千金,千方百计花钱让孩子挤进名校,把改变家庭命运的宝押在读名牌学校上。因为家长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化是担忧的,这种担忧很大一部分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度投入、过度期望,令孩子难以摆脱沉重的精神负担。对于这样的冒险行为,其实大多数家长也是无奈之举。
    在渐渐兴起的教育市场及其社会各方的重压之下,学校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大补课力度,不断地以时间来换取生存空间。面对升学指挥棒,全民奔高考的浪潮已由高中向前延伸至初中、小学及至幼儿园;大容量、高难度、快节奏的应试训练令莘莘学子怨声载道。
    (四)利益层面
    这些年,少数学校和教师用教育权和教育机会去寻租,获取隐性的不当利益,在校外大办补习班就是典型表现。他们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学生负担,想方设法把孩子诱到补习班“受罪”。还有些学校以统一管理为名,由学校替学生订购教辅书和练习册,或组织教师编写辅导书、练习册向学生兜售。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如果也垂涎这一利益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既得利益群体,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出版商、销售商组成,冠冕堂皇地将教辅书、练习册发售到学生手中。因为他们披着合法的外衣,所以较易逃避监管。这使教学过度有了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大量的学习资料。因此,在教育市场背景下分析教学过度成因,教育利益是其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
(五)实践教学层面
    这一因素来自教师。一方面是教师的客观责任,即教师教学过度行为的身不由己性;另一方面可理解为是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不能精讲精练,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又要追求好分数,只好“课上损失课下补”,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点补课和大量的课外练习上。显然,这是导致教学过度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教学过度的矫正建议
    (一)修订、完善教育目的,强化教学的生命含义
    孩子入校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基础教育,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而这一义务又可分为社会义务和个人义务两方面。就社会义务而言,他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个人义务而言;他们要为人生奠定基础,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发展得更有存在意义和价值。这些义务的履行以及目的实现,别人是不可代劳的,关键是他们自己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能帮助和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所以,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控制学生的发展,只能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教育目的确定与表述应充分体现上述思想,坚持学生学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片面强调权利或义务都是不对的。教学过度的实质,表现在学生学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处理上是忽视学生学习的权利,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剥夺。表现在学生学习两种义务的关系处理上是忽视学习的个人义务履行,用社会义务代替个人义务。这一做法的结果一是使许多学生误认为他们的学习完全是为社会和他人,因此学习动机难以强烈,学习中也无乐趣可言。二是又使不少教师和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只会用社会标准要求学生,觉得自己的学生或孩子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在社会竞争中获胜,所以就得再给他们施压,这一失误带来的影响是不小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现实学习生活中的质量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还会影响他们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品质,影响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态度及其贡献。无数事实表明,忽视了学生学习个人义务的履行,也必然影响他们社会学习义务的履行。
    总之,教学必须遵循规律,兼顾学生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既着眼于时代要求,又着眼于教育特性;不仅考虑社会需要,而且考虑个人发展。千万不可透支学生的体力和脑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去追求“过度”。否则,只能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尽快修订、完善我国的教育目的,使之更加人本与科学。
  (二)积极推进社会用人制度和高考制度改革
    解决教学过度现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核心环节是改进社会用人制度和高考制度。首先,社会用人制度要给教育“松绑”,不能唯学历是举而要唯才是举,把广大学生从追求学历引导到追求真才实学,追求社会贡献上来。其次,教育部门自身要带头打破学历崇拜,尽快确立大教育观,并通过大力调整教育结构,把职业技术教育提到和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教育投入、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取消以升学率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我们建议,高考改革应在三大环节上做文章。第一,为确保公平公正和人才选拔质量,据分录取的原则不可改变,“分分计较”的操作方式一定要调整。如可实行笔试成绩+能力测试成绩+操行等第成绩录取的办法。笔试成绩、能力测试和操行成绩均实行A、B、C、D、E五级制,其中笔试成绩可先用百分制打分,然后折合等第,再赋予A、B、C、D、E分值为5、4、3、2、1。假如某校录取线为10分,那么,某考生笔试等第是B得4分,能力等第为C得3分,操行等第为C得3分,则他(她)就可被录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操行等第由中学教师和本班学生共同评定,原则上不打D、E等第。第二,笔试成绩也不等于高考成绩,应把高中乃至初中每学期统考成绩加上当年高考成绩一并计算,以从根本上遏制“疯狂拼高考”的现象。第三,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必须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乐此不疲。为此,建议高中阶段各校必须开全规定课程,高考时给学生提供选择性。即允许学生任意选考其中三门,每门课程分值相等。为防止考生向易得高分的学科集中,命题时可对易得高分的学科增加难度。高校录取时各专业面向选考科目与本专业联系较紧的考生。目前的做法实质是要求学生平均发展,要求学生门门优秀,这怎能不加重学习负担。
    (三)更新人才观、用人观,引领教学过度走出泥潭
旧有的人才观和用人观使教育不得不迎合这一社会潮流,做出有悖于教育规律的行为,而且越走越远,难以自拔。因此更新人才观和用人观须下大力气,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引领教学过度走出泥潭。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创新。打破对学历的崇拜和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以能力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用人观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如果能由学历崇拜转为对能力和创新的崇拜,必将迫使学校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教育也将迎来由量到质的发展,使其充满生机。
涉及到方方面面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