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那大中心学校    洪琼瑞
教材分析:
教材是分二个板块呈现的:第一个板块,利用北京和美国所得金牌枚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教材首先利用“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怎样减”的愿望;然后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获得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教材完整的写出了的51–36竖式写法。。第二个板块教材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位1后,个位要算()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教材这样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淡化了对计算法则规定的文字表述,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形成过程的理解。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减,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具备了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了动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旧知  做好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过程
16–8=    10–4=    15–7=   
11–6=    12–8=    10–5=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说说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56       88      94      69
–22      –62     –71     –37
———    ———  ———  ———
师引导学生说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过程。
二.独立思考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2。
师: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棒,接下来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008年奥运会中美国和中国的金牌获得情况统计表。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2.该怎样列式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36=
3.摆小棒.感知算理。
师:个位上1减6不够减该怎么办?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让人看出这道题得几,开始。
老师巡视同学摆小棒,指名一个同学上显示台摆一摆,引导学生明白51-36=15
4.笔算51-36
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51-36=15.那么怎么来用笔算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
重点讲解退位点的意义和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算。
并板书:   51
         -36
         ------
          15
5.教学例3   50-24=
课件出示:50-24=
个位够不够减?不够减该怎么办?同学们试着算一下。
6.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做了两道题,都是个位不够减了,都要从十位退了一个1,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三.固练习,深化理解。
1.计算。
  45        62        43
–17       –45       –25
———    ———    ———
2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1        78        95         35
       –49       –38       –16        –17
   ———   ———    ———      ———
        42        30        89         18
3看谁最聪明.□填哪些数时.是退位减法.填哪些数时是不退位减法。
                 8 3
                -5□
                  ̄ ̄
四.课堂总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体会与感受?你是怎样计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