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计算机和网络引进课堂,学生很好地体会统计图的特点,重、难点均已突破,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数学课突破时空的界限,从课堂发展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很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奥运会》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由于难度不大,而且非常适合现在的快乐课堂模式所以我准备大展拳脚。因此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经历选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字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课的开始,展示部分奥运冠军的照片引入问题,在练习环节解决有关NBA、垃圾处理、跑步、我国人口等数据问题,在展示部分投影学习成绩、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有合作交流。“统计”知识的学习,比较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准备组织一些“合作学习”。在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对子合作做图,小组讨论选统计图来巩固知识点。
3、注重德育于教学当中。
《标准》积极强调德育和智育要相结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无处不在渗透着德育。如:解决奥运数据问题时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新的知识,在思想上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上完这堂课后,我也感觉有一些遗憾,如:由于时间仓促,未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在压缩展示统计图环节中得到改进,个别环节的衔接还须进一步加强。
看着我写的以上三点,似乎什么都估计到了,结果课上成功了吗?回答是尴尬的。只有部分成功。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达到我的要求。问题如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编书时估计是奥运会的那几年编写的。现在2008已经过去2年奥运会已经冷却了,我还不思修改仍然套用奥运会模式,学生激情明显不足。至于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更是没有兴趣。当时一个学生一句话道破天机:要是世界杯就好了。哎!一个正在进行的世界杯就在我面前,我却不珍惜,如此怎么叫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这点到做的较好,所以整堂课还显得成功,学生不仅分工合作,而且通过对比发现了不同的统计图的不同作用。但当前面的那个同学提到世界杯后,部分学生就开始议论世界杯,致使这部分环节用时过长。
3、注重德育于教学当中。由于上面时间过长,我根本就没有想起要进行德育教育。连:中国军团真不错。这样的话都没有说。
综上所述:本次课,我虽然研究了教材、教法,但根本没有仔细研究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以此为戒,以后改进。
《奥运会》教学反思
《奥运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读懂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之后安排的。本节课学生在实例中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有不同特点,条形统计图便于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便于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让学生能读懂这三种统计图并合理选用。
教学中我先呈现了我国从第25届奥运会至第29届奥运会奖牌情况统计表,然后呈现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获得情况,29届我国金牌分布情况、获金牌的变化情况;用三种统计图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紧接着我提出教材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上能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上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上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在此情况中进一步认识和归纳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本课重点是读懂三种统计图,了解特点后,再选择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因此,读懂统计图,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是关键。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统计图的特点,才能正确选择统计图。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如下策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各栏目的内容和相对应的数据,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比较;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从而得出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最后结合“练一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达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