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血腥的资本积累


《血腥的资本积累》课后反思
当《血腥的资本积累》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最终定稿时,我没有预期的轻松感觉,因为反思课堂实践我无法轻松。确切的说这堂课带给我很多震撼和思考,下面我谈几点我的认识。
一、“凤头”——要与时俱进
我在设计的初稿中是以《新航路的开辟图》作为导入的。在设计时我认为用图片导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第一次课堂实践让我十分沮丧。究其原因在于我没有认真地去备学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已经和当初对课件见得不多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的图片已经很难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这课的开头是改了又改,先后考虑下列开头①回顾“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英国发生的有利条件”。②马克思的头像和他的一段关于资本评价的话。③一段关于奴隶贸易中奴隶的悲惨遭遇。④一段关于“三角贸易”的简短视频。最终我都放弃了,因为这些开头要么会和用《新航路的开辟图》导入一样平淡无奇(如①②),要么与后面的教学内容重复(如③④)。苦思无果的情况使我在一段时间里放弃了对开头的设计。后来我在设计动画方案时发现其中有一种“新闻快报”的形式,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开头有了着落。我开始寻找相关的资料,经过取舍,最终定为选择两则新闻放在一起作为开头:一则是人们在加纳埃尔米纳奴隶堡街头行进,纪念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一则是英国首相布莱尔对英国奴隶贸易作出的道歉。在后面的教学实践中证明,这样的开头比我先前设计的开头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猪肚”——要去芜存菁
我在设计的初稿中曾下载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回过头来我数一数共选择了十二张图片、四段视频和比较多的课外文字材料。原本认为我已成功的将一堂“简单”的课上得生动无比,结果却是学生一堂课下来只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至于这堂课到底该学到什么却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我仔细研究了我所选择的材料,决定只留下最能为教学服务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比如视频我只选取了“‘三角贸易’的过程”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两段视频,以此来突出教学重点。
三、“豹尾”——要余音绕梁
我在我在设计的初稿中是以课本后的“活动与探究”的题目来归纳出小结的。当我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却发现只需请一位同学回答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看法,我预期通过这道题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综合能力的想法就只能停留在想法阶段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仔细研究了这道题后得出的结论是:题目本身就给了比较明显的提示,只有学生稍加思索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看法。为此我又重新设计了这道题:组织学生的辩论赛:“15世纪到18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活动究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教师提供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后请双方找出对方观点的合理部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这一堂课,我最大的体会是:需要认真读书,需要不断改进;正是由于不完美,才为我的未来留下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历史情景创意法、演示法、分组讨论相互探究等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充分体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情景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预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以情景的设置不能生搬硬套,而应因教学内容而定。
3、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争鸣的过程中,必须创设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见解,每一次讨论或各抒己见之后必须引导学生从不成熟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这样才能避免形式化,进而达到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性思维能力之目的。
5、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并通过“交流提高”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丰富。
6、我们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称之谓“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意义有三:一是确定了学生的主题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应用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三是课堂民主,师生关系融洽,营造了宽松、愉悦、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构造起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热门九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