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 《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这一课,让学生理解并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复习周长知识导入,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帮助学生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比较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整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其他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课桌和黑板面积的大小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然后由观察物体的表面面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并且设计一个非封闭图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有面积,巩固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比一比环节,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这节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总结得出来的。
本节课做的不足的地方:
1、课堂开始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实物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都是像课本的封面、练习本、黑板的表面等这些有局限性的物体,都是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计算物体的表面积,没有将这些知识联系在一起,这节课如过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最后画一画的环节由于时间不太充足,加上师引导的不够,学生大部分画的都是整格的图形,比较局限,应该多展示一些有半格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只要是两个半格凑成一个整格的图形也可以,在这个环节其实可以多展示作品,让学生明白面积一样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3、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太过单一,并且对细节的处理有些欠缺,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在评价方面多思考,如何通过丰富的评价语言让数学课更生动。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