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陈述性知识“结构化”——“数位顺序表”(苏教版三上)教学片断


【精彩回放】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读数方法了!能快速地读出下面的数吗?(出示图1)
    学生顺利读出前三个数字,读第四个数字出现分歧。
    师:看看最后一幅图上的数是多少?
    生1:4000。
    生2:40。
    生3:我认为不对,应该是400。
    生4:也可能是40000。
    生5:老师,你在耍我们,这个数根本没法读。
    师:为什么最后一个计数器上有4个珠,读出来的数却不一样呢?你有没有发现问题?
    生:因为我们不知道这4个珠究竟在什么位上。
    师:是这样的吗?通过这个练习,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读数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知道有几个数珠,还要知道这几个数珠在什么位上。
    师:没错,数位很重要!就好像你去看电影,领导人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每个人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坐错了就乱了。
    师: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只要把计数器上的数位显示完整就可以了。
    师:(出示图2)计数器上从右边开始数起分别是什么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计数器上的数位填完整,如图3)
    师:现在知道这个数是多少了吗?
    生:知道了,是400。
    师:对!4在百位上,就是400。我们可以将计数器上的这些数位列成一个表(电脑隐去“珠”和“档”,出现一个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如图4),数学上就叫做数位顺序表。(再次点击,出现一个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图5)
  师:如果要读这个数位顺序表,要从数位顺序表的右边开始读。一起读一遍。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在头脑中默记一遍。
    师:根据这个数位顺序表回答一个问题。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位?从右边起,第几位是百位?
    师:这个数位顺序表中还有一个“……”号,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万位的左边还有一些数位。
    师:对,这些数位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认识它们。
【精彩点击】
    “数位顺序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根据经验而编制出来的一种学习模型,具有概括性和“结构化”等特点,对学生掌握数位概念,把握位值原则起着一定的支撑作用。这一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在三上《认数》单元中,是穿插在学习“一万及整千数”这一具体内容中进行的。
    在数学老师的眼里,它属于“陈述性知识”,惯常教学是由老师“告诉”学生(口头介绍或看书学习),教学过程苍白无力,课堂了无生气。如何使这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有同等教学意蕴呢?这一片断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
    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数位是重要的。“4颗算珠”究竟代表多少?本应唯一的答案怎会五花八门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经历质疑、尝试、思考、释疑等过程后认识趋于一致:数位比看电影时的座位、开会时的席位更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它是读数和写数的必备知识。
    同时,数位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通过“数位顺序表”得以“结构”。“结构即指联系”(林传鼎),“结构是指有组织、有模式的相对稳定的完形”(美国Arthur S.Reber)。学生在经历猜测“4颗算珠是多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于“10、100、1000、10000”等计数单位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是零散的、孤立的,不具有可攀性。这时,“数位顺序表”的相机进入,可以帮助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重组并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学习“认数”内容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夸美纽斯曾言:“伟大不在于力量,而在于技巧。”好的教学就应该在那些寻常之处看到技巧,见到功夫。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