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5-7-20 12:42 编辑
教后记 历史人物可以说在历史课本中随处可见,历史就是人类的一部活动史,离开了历史人物也可以说历史教学就无从谈起。历史人物虽然在历史发展中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对初中学生学好历史,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起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教学反思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例如: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导入时候,可以先做个这样的小调查:“同学们,你们最爱吃的水果是?”对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然后问:你们知道它们从哪里传入的吗?从而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由于开始上课提起了胃口,整堂课的气氛会比较好。
教后记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
今天在深圳翰林学校上了七年级上册的<<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汇报课。因为是第二次在这里进行异地教学,所以上课的状态比第一次好了一些,起码更加淡定自如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吧。
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呢,如何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每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古代史离学生更遥远,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更是枯燥,如何把这枯燥的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这是我在准备<<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思考的最多的。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历史学科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层次还比较浅,如果讲授的内容过多、过深的话,势必会在课堂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模式,例如在导入这个环节里,我利用了汉武大帝的片头曲来进行导入,这个导入还是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因为这一课的重点内容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所以我在导入时特别突出了汉武帝,接着由汉武帝引出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这样做既能突出了汉武帝,又能把整节课的内容做一个互相的联系。在第一环节“文景之治”这个内容里,我是引用了两则史料: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材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这两则材料具有对比性,可以把汉初与文景之治的社会状况进行对比。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道汉朝的统治者如何进行励精图治,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治国,治国的效果如何。这两则材料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还是有限,所以还是需要老师对材料进行解析,初一部分学生阅读古文材料还是有一定的障碍。在设计汉武帝的大一统这部分内容是,我是设置了两个情景:汉武帝的烦恼,第一个烦恼是西汉的分封制给汉武帝带来的烦恼,我是通过出示西汉分封制的视频、西汉前期的形势图、同姓王分封引起的藩国危机数字图等材料,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了解西汉的分封带来对汉武帝产生的威胁。在学生了解了汉武帝的面临的危机这个内容后,设置了一个情景:“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是会怎样帮助汉武帝解决烦恼呢?”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还让学生进行分析。在讲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部分内容时我设置了让学生对百家思想进行投票的办法,同时还让学生分析你为何选取这个派别。从这堂课的设置来看,我觉得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还是能够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还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因为在跟岗期间我在翰林学校进行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的同课异构,在前后不到两个星期内,我进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两节课的教学,这两节课都是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讲述如何进行治国的,其实两节课的课型差不多是一样,我发觉自己在备这类型的课时已经无法跳出固定的模式,上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课后,我感到从整个流程上看上课的模式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处理而已,前后两节课没有突破。感到自己备课时没有大局观,无法跳出一节课的框架,无法从整个单元,整个阶段,甚至整个历史发展的整体观来分析问题,我只是就事件分析事件,没有宏观性。例如今天在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其实我可以从治国理念,处理三个关系、治国措施等方面来阐述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要治国无非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民族关系。所以的治国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些关系而进行。例如汉武帝的实行的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就是处理君臣关系的措施,而处理君民关系的措施是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减轻赋税也是处理君民关系的表现。民族关系:匈奴的和战。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或者这一类型的课时,我都可以这样处理,再进行细节上的处理。虽然我在备课是也有过这样一个念头,从这些角度来讲解这一课,但最后我还是没有这样操作。现在各个地方经常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在同课异构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场面,即使讲授同课的老师事先没有进行交流,但两节课用的材料几乎一样,教学流程差不多,或许这是“剪刀加浆糊”的模式带来的结果。当然授课者对内容阐释方法的不一样,教学风格也各异,教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使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反思,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专业素养太低了。虽然在备课时用了很多功夫,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剪刀加浆糊”的模式,把别人的课件加于利用、改造,当然这也是有效的做法,但如果像我这种功力不是很深厚的人这样做了以后,往往很多时候就会被课件的内容牵着鼻子走,无法取得大的突破。归根到底,一节课上的是否成功,除了设计外,还要看个人的素养,要提高学科素养,还真是要饱览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