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两种运算,而其他运算定律只存在同一种运算,所以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容易发生一些混淆,出现和其他定律纠缠不清现象,有时看到一些类似的算式,实际上不能用分配律的习题也贸然使用,造成了笑活和失误,令人遗憾。
如果在教学前对这些现象有所觉察,在备课设计练习的预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易错处,那么分配律不但能教得流畅,学得轻松,而且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确实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个开发智力,培养技巧的知识王国。
按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编排,从夹克衫每件65元,裤子每条45元,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综合算式得到一个等式:65×5+45×5=(65+45)×5,从发现等式,找出规律,说明规律存在的理由,学生很快可以举出类似相仿的等式,并用字母(a+b)×c=a×c+b×c表示,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分别与两个数相乘,再把得到的积相加。从表象上看学生基本上理解并掌握,但实际操作时为什么仍有错误出现呢?笔者认为是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尚未彻底弄懂。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还是从算理上分析学生困惑的地方。例: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看作5套衣服,这是情境下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在无情境的情况下,13×26+24×13时,对13×26到底说成是13个26还是26个13,学生很难说到位。于是要求学生找出相同乘数是13,说明是有26个13 和24个13相加,共有50个13,即:(26+24)×13,此时学生仿佛明白了一点,可仍是迷惘,究竟有几个几?如何一次性地说对仍没有把握。
在近日的青年教师评优课上,听到一年级教学中将10根小棒看作一捆,比如34看作3捆小棒再加4根小棒,从中得到启发,将相同加数看作一捆小棒,即将13行作一捆小棒,现在有26捆小棒加上24捆共有50捆小棒。因为每捆是13根,所以50个13是13×50=650,说到“捆”,学生茅塞顿开,说起来也顺口多了,理解更透彻,对迁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指导初期还在相同乘数上画一个圈,更能形象地让学生理解捆的再现。
我认为将相同乘数理解成捆有几点好处:
1.拓展了捆的内涵,加深了对字母表示数的抽象理解,打破了将一捆小棒固定为10根的定势,随着解题的需要和理解的深入,发展到一捆小棒可以是任何根数,从而对用字母理解的要求更是水到渠成,它是随着习题的需要而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的思维也因此不断地被点亮,并引向深入。
2.巩固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的旧知。在情境的诱发下,学生对65×5可以理解为5个65,但在无情境的状态下,例13×26+24×13,究竟是13个26还是26个13学生很难说到位,那么将相同乘数看作捆后,说起来十分顺口和方便,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更为合理的认知结构。
3.利用了捆的直观理解,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在解决没有情境的习题时,当学生在算理上仍有闲惑时,将低年级的启蒙旧知拿出来,迁移到相同乘数上,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提升,在思考问题时,时刻联系旧知,从而使自己的理解越来越透彻。
4.加深了等式的“变形”必须有运算律保证的意识。简便运算很大程度上是凑整,但必须在运算律(或性质法则)保证下才能将算式恒等变换,整理或改变成运算律的标准式,可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要领,随意性很强,就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形算式,最终酿成错误,懊恼莫及。在有情境的情况下,65×5肯定理解为5个65,可在脱式计算时为了解释分配律的算理,有必要将65×5变为65个5,因为在算式中有乘法交换律的保证,此时可以脱离情境,就算式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的理由,由此进一步想到,在简便运算时,任何一步变形、整理都是在运算律(或性质、法则)保证下才能恒等地变换或整理,而这种运算律的使用有时是几个律一起出现,同时使用或者组合使用。比如:65×5、5×45可变形为65×5、45×5,因为有乘法交换律的保证,将5x45理解为5个45或45个5都行。随着经验的积累会意识到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般是组合使用的,而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又是就题而言,选择性地使用,使算式按需要而进行恒等变换,从而使计算简便、合理、迅速、正确。
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