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让电脑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阿凡提的故事!
(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是表示长度。
生: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一块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是呀,那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感知面积
师: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是一条线。
师: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
生:尺子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再仔细观察,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
生:桌面大
师:再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封面和桌面摸起来感觉平平的。
师: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
生:不能。尺子量的是长度,不是面的大小
师:说得对。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
师: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
生:(略)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谁最大?
生:长方形最大
师:你是怎样比的?
生:把圆放在长方形里面,还没放满。
师:那么,正方形和三角形呢?
生:三角形可以放在圆里
生:正方形可以放在三角形里
师:说得真好。现在谁能说说,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
生:长方形最大,正方形最小。
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三、引导探索面积单位
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图形1和图形2,比比哪个大?说说怎么比?
生:图形2大。我是把图形1和图形2叠起来,图形2还有多出来的部分。
师: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么你还能想办法比一下图形2和图形3,谁大?(说明:图形2和图形3重叠后,都有一部分多出来,只用重叠法无法比较)
生:老师,我先把它们叠起来,再把图形2多出来的剪下来,剪下来的部分再和图形3多出来的比(学生边剪边说)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你真会动脑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发现他们的边有长短,用尺子量一下它们的长和宽也可以比。
生:还可以算一算。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但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如果剪桌子,桌子就坏了。我们要保护桌子。
师:你真有爱心!是呀,我们不能用剪刀去剪桌子,要保护他们,他们是工人叔叔辛苦生产出来的。
师:老师给你两张铅画纸,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以在铅画纸画出桌子的大小。
生:做一个桌子的模型。
师:但是,如果只有这么小的铅画纸呢?
生:可以一个个摆过去。
师:怎么摆?请同学们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教师统一发给小方块),看看分别要摆几个?
生:一个(长方形)要摆8个小方块,另一个(正方形)要摆9个小方块。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个比较大?为什么?
生:正方形大,因为它摆了9个,比8个多。
师:请同学们再来摆一下你刚才找出来的图形1,用你信封中的小方块摆一摆,有几个方块那么大?
生:有4个小方块那么大。
生:不对,应该是9个。
师:你们两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吗?
生:是的。
生:没错。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小方块的大小不一样。
生:小方块小了,所以摆的个数就多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如果这个方块再做得小一些去摆,结果会怎么样?
生:需要的小方块会更多。
师:做得再小一些,再小一些,还可以再小一些……
生:老师,这样方块的大小就定不好了
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先预定好有多大。
师:“预定”这个词用得真好!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我们就把确定下来的统一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四、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1平方厘米,它是指边长1厘米大的正方形的大小。请同学们先在铅画纸上(说明:教师课前发下,上面已画好所需要的图形)找一找1平方厘米,剪下来,贴到黑板上来。
生动手操作。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厘米?
生:开关的按钮
生:信封上写邮编的格子
生:指甲
生:……
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我们来估计一下图形1有几平方厘米?
生:(略)
师:到底对不对?让我们来测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并汇报。(教师发给学生装有很多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的信封)
生:一共有16平方厘米。
师:大家再用这些小方块来测测课桌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生:小方块太小了,很麻烦
生:把小方块做得大一些就好了
师:那么,我们就需要再大一点的面积,是吗?你觉得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会是哪个?
生:平方分米
师:你能从平方厘米中得到一点启示,说说什么样的叫做1平方分米吗?
生: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生: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拼起来就是1平方分米。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用纸片比划)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有道理,相信刚才说错的那位同学也能及时改正错误。
师:请同学们再从铅画纸中找到1平方分米,剪下来,比比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谁大?
生:1平方分米大。
师: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又多了一个方块。找找生活中有哪些1平方分米?
生:(略)
师:现在我们再用1平方分米来测测桌面,小组合作,哪组最先测出来?
生:24平方分米。
师:猜一下,下一个要学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1平方米
师:什么是1平方米?从铅画纸中找出1平方米来……
生:老师,找不出来了
师:为什么?
生:你发给我们的纸太小了
师:那要多大呢?
生:边长要1米长。
师:原来是这样。老师这儿有1平方米,请看!(缓慢展开)你想到了有这么大吗?
生:我没想到1平方米有这么大呀!
师:是呀,1平方米确实挺大的。谁想到上面来站一站,感觉一下到底1平方米有多大?
(生上台)
师:现在你感觉如何?
生:我感觉很舒服,像在白地毯上(师生大笑)
(另一生上台)
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空
师:也就是还可以站一些同学?
生:是呀
师:你估计一下最多可以站几个同学?
生:6个
师:好,我们就来试一下!(6个学生上台)
生:还是很空
师:你觉得还可以再多几个?
生:再上3个(3个学生上台)
师:现在还可站吗?
生:我觉得再站3个也没问题
师:谁愿意来?(3个学生上台)
师:现在还可以站吗?
生:差不多了
师:同学们,你觉得1平方米怎么样?
生:很大
师:想想1平方米可以测哪些东西呢?
生:(略)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大家看到的契约,现在你能估计一下问题出在哪儿?
生:我觉得问题就是出在60米上
师:怎么讲?
生:60米是指长度,而巴依老爷是想得到一块地,应该写地的面积
师:那么,你们觉得正确的应该怎么改?
生:改成60平方米?
师:这样改和刚才的60米有什么不同?
生:60米只有一条边,60平方米才是整块地
生:60米是线段的长度,60平方米是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巴依老爷是想从阿凡提手中廉价买这块地,但阿凡提抓住他不懂数学的缺点,机智的保护了自己的院子,还使他白白地丢了10元钱,真了不起!相信同学们也能像阿凡提这么聪明!
师: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疑惑吗?我们一起来共同解决!
生:(略)
师:你想想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生:平方毫米,平方千米……
五、应用巩固
1、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笔记本的大小是24______,黑板大小是4______,讲台桌面是50______,篮球场是420______。
2、按要求测出长方形5(信封中)的面积:首先判断用哪个面积来测?再动手测一测。
师:有没有用的小方块比其他同学少的?说说你是怎样测的?
生:长边放5个,宽边再放2个(演示)
师:为什么这样也可以知道是15平方厘米?
生:因为长边放5个,就相当于每排放5个;宽边放3个,就相当于有3排。5×3=15个。
师:好办法!有没有更少的呢?
生:只要一个
师:只要一个?怎么放?
生:一个放好后,翻过去再放……数数一共放了几次
师:这个办法更妙了!还有更少的吗?
生:这样不是一个也不要了吗?
师:是呀,你能不能不用小方块,也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可以,用尺子量
师:怎么量呢?
生:先量出长,再量出宽,然后再……
师:这位同学想到用量的办法来算面积,很聪明!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 张家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活动课《余数的奥妙》
教学设想: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尝试着上一堂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实践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课。通过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情景中,在个体或群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的妙,体验余数的妙,运用余数的妙。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余数的趣味性及与生活的关系,并学会用函数(周期)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
现的周期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找到利用余数去更好、更快地解决这类
问题的奥秘。
能力目标: 根据余数来找事物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探索余数
的奥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
生明白余数有很多应用,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过些天小熊维尼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在房间周围挂些彩色的气球。这是他设计的两种挂法。(实物投影出示)
你觉得哪种更漂亮些?(凭自己的感觉,都可以。)
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更漂亮。仔细观察这种设计,你发现了什么?
按什么样的顺序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让你接着挂,会吗?
看来按一定的规律来挂也能产生一种美感。
你能不能选你喜欢的颜色,用你喜欢的规律,帮小熊维尼设计出更漂亮的挂法呢?动手试试吧!(用水彩笔画圆圈表示)
二、认识余数的妙 。
1、展示学生的各类设计。
小设计师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挂法吧!
要求:按( )的顺序,( )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设计。
2、小熊维尼觉得大家的设计全都很漂亮。选用谁的好呢?
谁的设计符合下列要求就选谁吧。
(1)、小熊维尼过8岁生日,而红色又代表喜庆。所以他希望第8个是红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选一种实物投影,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8只是否红色?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数一数,直接从设计图上看出来的。
b、算一算,8÷3=2……2.
8表示什么?(从开始到第8只共8只气球)3表示什么?(每3个气球为一组)2表示什么?(可以分成两组)余数2又表示什么?
可以利用余数来进行判断,同意吗?
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
当个数比较少的时候,用数的方法也很简便。
(2)、小熊维尼打算一共挂上28只气球。他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所以他希望最后一个是蓝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再选一种投影出来进行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28个是否蓝色?
不能直接看出来,数一数又太慢,用算的方法最简便。
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意思。
你第28个是什么颜色呢?怎么计算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设计的第28只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怎样判断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先观察以几个气球为一组,想知道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就用几去除以每组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看余下的气球按这个规律排,最后是什么颜色,得出第几个气球应该是什么颜色。
4、用这个方法,你还能知道照你的设计,第( )个气球是( )色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谁两个条件都符合的?
最后小熊决定采用***的设计。其他同学的设计也都很漂亮,以后如果什么节日需要布置房间可以采用你自己现在的设计。
5、照这种挂法,那么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呢?
你的设计,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
三、体验余数的妙。
设计好了气球的挂法,算出了该买几个气球。接着小熊就开始扳着手指想算算自己的生日是不是双休日。
你是怎么知道的?18÷7=2。。。。。。4
根据余数4,我们只要往后推4天,应该是星期六。
哈,刚好是双休日,到时候就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来庆祝了。
掌握了余数的奥妙,在生活中的用处还真不小呢!
四、运用余数的妙。
小熊还设计了一些节目,想把他的生日party搞得热闹些。还有奖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谁是司令。奖品一盒果冻。
(1)、从上往下数,把司令夹在扑克牌第23张。按小熊、小猪、跳跳虎、兔子、老驴的顺序轮回分发,谁能得到司令?你还能知道夹在第( )张,谁得到司令?小猪想得到司令可以把司令夹在第几张?
很多同学也想来玩一玩,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也来试试吧。
(2)、52张扑克牌,六人小组从数学组长开始,顺时针发,每人各能分到几张?把司令夹在第35张,谁能得到司令?如果你想得到司令,应该从谁开始顺时针发.
2、不败棋王。奖品一只蛋糕。
两人轮流下黑白棋。
每人每次至少下一颗,最多可以下两颗。
谁最后一次下完谁赢。
让你先下,你能确保每次必胜吗?这里有什么奥妙?
(方法:先下的人第一次下一颗,然后不管另一人下几颗,你下的颗数与他加起来一定要等于3,这样下2轮后,就剩下3格。那么,不管他下几颗,你都必胜无疑了。你明白为什么要先下1格吗?这里面的奥妙你都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