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三角形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是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是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这一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2-10 14:57 编辑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 | (1)课件出示电线杆上的横木上下晃动的情境图教师:怎样才能使横木牢固不动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电脑演示加上支木,使横木不动的过程。(2)观察:电线杆、横木、支木形成了什么图形。(3)教师: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图形也是三角形? 教师引入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 ( 1)学生迅速展开讨论,然后汇报,发表意见。可能会有学生想到在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横木就不动了。(2)学生回答:三角形。 (3)学生举例。 |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 |
二探究新知 | (1) 用小棒摆三角形。教师:请大家拿出学具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教师巡视并指导。想一想:你是怎样摆的?板书:围成(2)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就是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完成三角形的概念的板书: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3)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画一个三角形。②观察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板书:④在你画的三角形上分别标明边、角、顶点。(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教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画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5)认识三角形的高。①教师演示讲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②画一个三角形,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和底。教师用课件演示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画高的过程。 ③议一议:三角形有几条高? (6)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①课件再次演示电线杆上横木晃动和不牢固的情形。②讨论:为什么加上支木后,横木不在晃动呢?③实验验证。用木条制作一个三角形,拉一拉。教师指出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④应用。帮老师修理椅子 | (1)学生运用学具小棒在桌面上摆三角形。学生先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摆三角形的方法,在在班上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出:三根小棒每相邻两根的端点相连围成了三角形。 (2)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刚才摆三角形的过程讨论,会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3)①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②学生观察后,在小组中交流到的三角形的特点,然后汇报。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点的、三个顶点。 ④学生独立在画的三角形上标明名称。 (5)①学生观察,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 ②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并画它的高。学生在画三角形的高时,可能会遇到画直角三角形和画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观察画高的过程,认识好必须于底边垂直。 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有三条底边、三条高。 (6)①学生观察。 ②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知识会发现,加上支木后,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晃木就稳定了。③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三角形并拉一拉,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④组织学生议一议:应怎样修?然后指名向全班汇报。 | 学生通过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的形成过程。 根据操作经验,总结归纳三角形的概念,学生理解深刻。通过动手画三角形,加深对三角形图形直观上的认识。通过演示讲解,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 动手画一画,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高的认识,并在画高的过程中凸显问题,产生知识冲突,激发求知的欲望。 观察—讨论—验证—应用,通过这几个步骤,使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理性地认识身边的事物的能力。 | |
三应用反馈 | (1)完成教材第81页“做一做”第1、2题。(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教师展示学生画出的高,全班进行交流。(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哪种方法更牢固?为什么? | (1)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学生分别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明高和底。 (3)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汇报。 | 及时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 |
四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 学生畅谈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 | ||
板书设计 | ||||
三角形的特性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具有稳定性 |
教学反思
1、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识,通过“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和“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提问,引出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定义以及稳定性教学内容。另外,培养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参与到本课中的学习当中。
2、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并尊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在自主中发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通过找、做、画三角形,抓住“三个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使学生在牢固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提示三角形的特征。
3、在探索三角形的特性时,学生亲自拉动三角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真实的感受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并通过修理松动的椅子并再次展示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物体,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角形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应用于现实生活,乐于学数学、用数学。
几点不足,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重点内容画三角形的三条高在课堂上照顾面不广,个别辅导不到位。散思维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修理椅子时,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修理方案,没有必要只局限在应用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种方法上。
课件有吗?能分享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