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有两种求解方法,但是有的学生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觉得代入法比较简单,有的学会觉得加减消元法比较简单,于是遇到具体题目解题时,就会选择用同一种方法,但是不同的题目,有的适合加减消元,有的适合带入消元,就会产生错误,教学的本意是掌握两种解法,然后针对题型,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题。当此时产生矛盾时,我就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然后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部分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而交流讨论的过程用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更容易激起共鸣和火花,比老师得专业的讲述更有说服力。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