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和反思


优质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张乐微 余东光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概况;运用多种资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知道《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分析史料和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学会正确评价、分析历史事件;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学生综合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推理事件演变的结果或影响。
3.通过文字资料、故事讲述等,体验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及探索的艰辛曲折。树立“不忘国耻,警策奋进”的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图文结合、比较学习法、自主学习法,以史导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出示《时局图》,问:怎样的时局是“一目了然”的?19世纪末,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机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当时的中国人民是怎么做的?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又是如何应对的?导入新课。观察《时局图》生: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 生:反抗。图片导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以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板块一:收集信息      了解运动首先我们来学习当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要了解一场运动,我们需要了解它哪些信息? 1.结合书本P95找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信息。下面我们重点来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2.义和团“扶清”,清政府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出示两则资料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因为得到清政府的扶持,使义和团的“灭洋”也变得合法化。出示义和团屠杀中国无辜教民、洋人,破坏洋物的行为。4.结合以上所学,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5.承转:义和团势力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为镇压中国人民,八个国家的侵略者采取了共同的侵略行为,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生:运动兴起的原因、时间、地点、口号、结果、影响等等。学生看书后回答。 学生分析资料:由剿杀义和团变为招抚。并分析原因。 学生结合所了解的义和团运动,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义和团运动。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采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阐述看法,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
板块二:图文结合控诉暴行1.出示图片: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出示义和团顽强阻击的图片。 2.当列强攻占天津、北京时,清政府为了向列强妥协,又是如何对待义和团的?出示资料。问:从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是一个怎样的政府?3.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北京以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你能列举吗?4.展示一组列强烧杀掳掠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5.引用瓦德西的话进行总结。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解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原始的武器抗击使用先进枪炮的八国联军。生: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生:腐败无能。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列举史实。学生谈感想:列强的贪婪、残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等。图片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义和团运动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 通过一张张图片,控诉了列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板块三:对比分析感悟影响1.列强在烧杀掳掠之后,他们还不满足既得利益,于1901年9月7日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承转: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出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问:前后条约相比,《辛丑条约》的签订使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哪些新的侵略权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总结:《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学生在书本上找出条约的内容,齐读。 学生比较条约内容,从而知道《辛丑条约》不仅赔款增多了,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其他的条款加强了列强对清政府在内政、外交、军事方面的控制,甚至清政府积极配合列强,尽量满足其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条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顺理成章不生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板块四:沧桑回眸 以史为鉴1.指导学生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数次侵华战争及其影响,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中国,曾走在世界前列的东方文明古国。为什么转眼就被大炮轰开了大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总是挨打和失败?学生列举侵略战争、签订的条约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生分析原因:落后就要挨打。谈启示:今天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等。因为这是第一课的最后一课时,通过表格梳理历史事件内部逻辑上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再一次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课堂小结岁月长河已经淌过了那浸透血泪和屈辱的近代史,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新世纪的我们要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不断努力!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本课在设计上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非常注重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在本课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教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只要是学生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都尽量让学生来回答,在不断讨论争鸣的过程中,尽力地启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被不断地调动。2.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讨论,比较、归纳,搜集资料互相交流,培养挖掘、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列举“八国联军的暴行”,归纳“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表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3.从课堂效果看,基本落实了目标要求。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本课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一张张图片的控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二)败笔之处1.个别学生收集资料不足,全员参与度不高,让学生讲述历史故事的目标没有达成。2.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学生只停留在是非判断层面,缺乏多因素的考虑,不够深入。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