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小毛虫》说课稿


《小毛虫》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毛虫》是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下)第七单元“改变”中的一课,是意大利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文章描写了一只小昆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从而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课文从一开始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及行动的迟缓;到小毛虫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用欣喜的笔调写了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会主动学习以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此,本课时教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察、昆、拙、弃、辰”,做到字迹工整,结构匀称。能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运用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理解“轻歌曼舞、抛弃、笨拙、挪动”等词语。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
三、说策略:
围绕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板块: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2、整体感知课文。3、研读课文,体会理解。4、复习巩固。
1、根据课程调整意见,加强课内预习。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调整意见》指出为了切实减轻小学低年级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行教材的编写特点,对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作出了调整。根据这一特点,《小毛虫》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两课时中融入了课文的预习和学生的写字作业。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强调了学生的预习。虽说学生已经进入了二年级,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个读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读初期还是要作为重点予以关注。所以,在初读课文时,字字音准和句句通顺仍然是朗读的重点要求。在课堂中我给学生充足时间准备,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再利用接龙读课文、同桌读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做到文熟字悉。又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抓住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难读句子读正确。
2、利用多媒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象。
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所以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直观形象的画面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词句的意思。因此,课的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从而自然的导入课题,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利用动画,加上配乐朗诵,形象的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即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中,还强调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它贯穿于整个教材的各个部分,也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空间进行说话训练。本课中的省略号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通过让学生观看昆虫热闹场面的动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阅读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词句。
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中,努力采用多种形式读:比如:自由读、轻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使学生在练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理解“轻歌曼舞、挪动”的意思,以欢快、轻松的朗读体会“各种昆虫”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读后想一想“你想对小毛虫说什么?”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低沉、缓慢的朗读中。通过对比学习加深了词句的理解。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本的重点段落,运用默读、引读的方法,初步了解虽然小毛虫可怜而又笨拙,但它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对于第5自然段中描写蝴蝶美丽和灵巧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教师配以优美的乐曲引领学生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对于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为小毛虫而高兴。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一段话对读作了很好的定位。
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从朗读中自己感悟课文的真谛,以学生为主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运用课件及图片,灵活运用课文,我注重的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