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一小校本教材《经典与人生》教学设计
二年级 陈光静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弟子规》中“或饮食,……己即到。”
2、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读懂句子。
3、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懂得“一个人要有礼节,要尊敬长辈。”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懂道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2、复习第一章《入则孝》的句子,理解入则孝:回家要孝顺父母,
出则悌:悌:孝顺兄长。出外要孝顺、敬爱兄长。这学期我们学的第二章《出则悌》你们还会背吗?生齐背:“兄道友……”有谁告诉我,你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知道了什么?从“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中明白了什么?
孩子们说得真好!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处。我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才符合礼节?坐的姿势,还有走路的礼节,又应该如何?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老师送你们几句新的经典,请看黑板。
二、诵读经典,理解背诵
1、出示句子,借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明读,齐读。
3、打开书36页,结合注释,读懂句子意思。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
或:或者,表示选择。坐:就坐;走:1、走开,离开。2、行走;长:年纪大的。幼:年纪小,相对于“长”而言,并不专指幼童。长幼:1、指辈份的高低。2、指年长与年幼。3、指老年人和年轻人。
4、这些句子连起来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读读“白话解”。
【解读】不论是用餐,还是行走,以及在用餐过程中的入座,离座等都应该礼让年纪大的人。让年纪大的人在先,年轻人,年幼的人在后。
5、你认为这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能举一个事例吗?
6、再读,品味句子的含义,并练习背诵。(小组对背、师生互背、拍手背、齐背等)
三、拓展延伸
唱歌《咱们从小有礼貌》接着背诵《朵朵文明花》和《一日三礼歌》。
1、自由读《超级链接》,说说读了故事中的主要写了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信凌君是个敬老爱贤的人。
2、经典赏读: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孔子与乡人举行饮酒礼,总是等拄拐杖的老人出去后,自己才出去。”
3、三月是文明礼貌月,我们班也要求孩子们言行要一致,个个争做文明花,那么你们知道“文明三字歌”里的哪些句子与今天学习的内容意思接近!好,我们一起来背背。那么“一日三里歌”里呢?然后齐背。
4、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或感想,学了这课,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该怎么做呢?比如:……并写在“心语心愿”中。
四、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读——理解意思——背诵——谈体会,你们能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38页的内容吗?
五、全班交流。抽读——理解——背诵——谈体会
六、读经典赏读。
七、背诵所学内容。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吗?
对,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我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译】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如果彼此都吧财物看得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如果说话时能够相互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忿恨自然就会消除。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呼入,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译】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