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我打算复习拼音。提前走进教室,习惯性地从教室后穿越到教室前,目光掠过一个又一个“忙碌”的身影,最终定位到了一位与这种状态格格不入的学生身上。他靠在椅子上呆坐着,也不与别的同学交流。脸上的表情很木讷,目光之中看不出欣喜或失落,也许在想些什么,也许刚从上节课的发呆中晃过神来。见状,我搬了凳子坐在他旁边,这时再看他,他马上从茫然畅想中收回了神,但又有些许的慌张。我坦然表示要和他坐同桌,他脸上马上流露出和别的孩子一样天真的羞涩和微笑。这微笑,让我不禁想起课间操时的郭子晨。别的孩子早已习惯了做操的动作和幅度,也早已把做操当成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而他呢?虽然做操动作吃力,但似乎每一次课间操都能给他带来新鲜感,就连再平常不过的伸伸胳膊动动腿都充满欢乐。做操时的他,既努力,又快乐,与学习时的他截然不同。我想,一直以来,在引导学生学习上,我太过于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过程,却很少想过,学习并非意味着痛苦和磨炼,努力学习同做操这样的小事一样,本身就充满着探索的快乐。
就这样,我决定摒弃自己按部就班的讲课方式,我想给这班孩子带来些什么。郭子晨的对学习和做操截然不同的态度点醒了我,我既想让自己的课堂以对话和合作的形式展开,又想为这节课装点些奇妙和欢乐。上课了,我没有走到讲台上,而是站到教室中间,说:“我发现有些同学拼音学得特别棒,都可以超越老师了。老师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复韵母,什么是声母,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我想台下也有和我一样的同学,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努力拿下它们好不好?”说完便做到郭子晨旁边和他一起学习。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嘿,不错,做学生做够了,突然换了个老师的身份,谁不想尝试?
我选了五位拼音不扎实的学生来担任小老师。开始,我慢慢尝试着提出疑问,问这几位小老师什么是复韵母,什么是声母,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这五位小老师开始手忙脚乱地依次摆出来相应的卡片。中途也有出错的,不过,细心的同学马上就举手指了出来。但我也发现,这节课最大的失败之处便是学生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老师以外的其他同学仿佛对我这个什么都会的“假学生”更感兴趣,也对小老师们怎么提问老师更感兴趣,脱离了所要复习的知识本身。最终,装疯卖傻的表演卖弄完毕,学生看热闹的热情逐渐褪去,这节课过去了一半。我呆立在讲台上,看着台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外行置身事外看热闹,原本是要追求对话的课堂,却还是把这节课上成了一位装傻的老师“哗众取宠”、其他学生看热闹的课堂。不仅没有对话,反而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根基,也失去了教授内容的本色。
记录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一位老师,他拥有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培养学生间倾听与合作的能力,不管实践什么样的课堂,往往都会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