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我们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到现在接触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边,都有一些“课后题”的呈现。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这些“课后题”的?是在授课完成之后,当做练习题来处理?还是在授课的过程中顺势解决?
前几天,听到一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思路很清晰,根据游览路线将叶圣陶先生的游记娓娓道来,学生跟随着老师一起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因为上课时间的调整,老师的教学只进行了30分钟,结束教学后,我问老师:“接下来没有进行的内容有什么?”。老师回答道:“把课文内容收收尾,然后处理课后题。”
处理课后题,一方面是检查学生课堂的听讲状态,一方面是巩固复习课堂所得。我小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工作很多年,我也是这么处理课后题的。可是,当统编教材出版使用,而《教师教学用书》却很久都没有到位的时候,在面临没有教师用书指导,心里没底儿,把握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市教研员许老师给我指了一个方向:“没有教学用书,就看单元导语中提到的要求,还有课后题。把单元要素落实到位,把课后题讲清楚,课也就讲完了。”许老师这里所说的“把课后题讲清楚”,肯定不是讲完课,再把课后题当做练习题来评析一遍,而是让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就顺势解决了课后题的内容。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第二题提到“我们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如果授课老师关注到这一题,就不会在授课的过程中,将时间和文本赏析的分配比重偏移到对“空隙”部分的解读上。而第三题提到的三个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老师在授课时也没有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也许老师认为当做练习题来着重处理,会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只是脱离了文本,只作为一道题来出现,是不是就失去了单元导读中所提到的“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意义了呢?
在研讨如何处理课后题的时候,王老师说了一句:“其实我们不是把这些课后题当作问题放在授课过程中来处理,而是这些课后题所涉及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联系到许老师告诉我们的,没有参考书,怎么教课?看课后题有什么,就在上课时把这些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课后题,只是对于学生而言,是放在课文之后的问题,我们就习惯性地称之为“课后题”。其实,对我们教师而言,这些就是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就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的知识。
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课后提出: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3、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关注到这些课后题,教师在授课时,就会引导学生梳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进而去寻找能够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而文中大量对话的出现就意味着相关语句在对话中就能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做什么?自然是根据语境、根据话前话后的提示语去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去体会——体会对话时的心情。如此这般,自然而然地达成第1题的要求。这样看来,“课后题”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是我们要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任务,而这个任务,并非是在授课结束后的梳理规整,而应该是设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
那么,是不是课后题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当然不是那么绝对,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题“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可以在教学进行时去进行,可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就肯定要在教学完成之后,学生学习了整篇文本,才选得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当堂试背,如果时间紧张,布置为家庭作业也是可以的。另外,课后题也不必非得按顺序来一一进行,根绝自己的教学需要,可以打算后边的出示顺序进行安排。
最后,还是一句老话,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处理课后题的方式并非是单纯当做题目来做。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训练要素、课文、课后题,都只是辅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如何呈现、如何安排,如何将这些东西的工具性最大化,只能依靠我们走进参考书了解文本,走出文本用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