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及听课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西双版纳
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
为了能让学生有层次地清晰而扎实地把握课文,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整体感知。除解决字词的问题以外,我还给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泼水节的相关知识,并播放了一段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对泼水节有了一个直观而形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品读做好铺垫。第二课时就是精读课文,具体感知泼水节的欢乐了。
为了能让学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尽可能丰富的知识,我在备课时做了很多的准备。首先,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感受泼水节的快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文本的空白,而不是机械地去接纳文本。针对本篇课文介绍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内容,教学时以读悟法为主,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比较满意:
第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为泼水节做准备这一处时,为了能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傣族人民想参加泼水节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我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回“傣族人民”,我当记者来采访他们:“请问小朋友,你们提着桶端着盆这是要干什么去呀?”孩子们热情地回答:“我们这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呢!”我的问题接着跟进:“原来你们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呀,那你们现在一定非常高兴喽?能跟我们说说你们现在的感受吗?”在学生说完以后继续跟进:“你们这么激动,一定很早就做好准备了吧?”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了傣族人民参加泼水节时的心情,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层次清晰,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扎实地学习课文内容。
第二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把重心就放在第二自然段上,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简要带过,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帮学生理清思路,首先这一段写了人们为泼水活动所做的准备,其间通过“早早”和“早已”两个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心情,并通过“滴香水”、“撒花瓣”等体会人们所做的精心准备;然后写了泼水的盛大场面,抓住“互相追赶”、“拿瓢灌”、“端盆泼”等了解泼水时的情景;最后这一段介绍了清水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牢记“吉祥如意”这四个关键字。整篇课文学完以后,学生基本上都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且高效。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运用表演法让学生掌握“提”、“端”、“滴”“撒”等动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恰当;在体会泼水的盛大场面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感受人们泼水时的欢乐时,观察书中的插图理解“笑开了花”;再结合清水的象征意义给孩子讲泼水节来历的小故事……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的结合使这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孩子在新鲜与愉悦的感受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
第四,立足文本,灵活拓展。
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朗读和背诵是基本要求,而我也把这一点贯彻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每学一段,都让学生充分进行练读和背诵。因此,下课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把课文有感情地背下来。除了教学书上的课文以外,我还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这一处时,我说:“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福她——;清水泼在小伙儿身上,祝福他——;清水还可以泼在谁身上,祝福他什么呢?”这一设置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情感延伸的双重效果。
第五,过渡语言恰到好处,简洁优美。
如:复习词语后小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透过文字去分享傣族人民的欢乐吧!”学第一自然段时引入:“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美丽的孔雀在浓绿的椰树下悠闲的散步;悠悠的澜沧江水碧波连连。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请小朋友们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时引入:“在热切的期盼中,最为热闹的泼水活动就要开始了!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人们为泼水活动做了哪些准备?”讲到人们为泼水活动做准备时:“是啊,泼水节这天人们无比激动,早早做好了准备。还没开始泼水呢,大街上就热闹起来了,到处洋溢着——(欢乐)!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欢乐,这份激动吧!”播放泼水的场面要展示图片时:“泼水节中最快乐的就是泼水活动了,想看一看泼水的场面吗?”感受了泼水的盛大场面后小结:“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揭示了清水的象征意义以后:“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此时此刻,大街上弥漫着香气,萦绕着祝福,这真是一个——”引入第三自然段时:“泼水活动结束了,泼水节的欢乐还在继续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最后总结全文:“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下面,就让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再次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吧!”这些过渡语使整个课堂显得干净利落,脉络清晰,并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然,这节课也并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如背景音乐的时间太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听觉疲劳;要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急于让个别学生说出答案;泼水节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但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人的一项重大节日——泼水节,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局面,表示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局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局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我设计本课教学的设计理念是:紧扣“欢乐”二字,以创设情境,感情朗读,体验情感为主,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等语言素养的培养。我选用了泼水节的实况录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泼水节,让他们体验并感悟傣族人民过节的热闹与欢乐,从而突破重难点,达到融情于文,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不是很了解,在读完课题后,我就立即讲了一个关于泼水节来历的神话故事。所有学生,甚至是刚刚才做过小动作的学生也不由自主地收回了心,凝神倾听着。当讲到大力士怎样把可恶的收税人打死,学生们特别是男生更来了劲,对课文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本课,急于想了解泼水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本文的字词学习也有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在课前我说过,如果同学们字词过关,就可以让他们看到泼水节的实况录像,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结果这节课的字词教学事半功倍,90%的学生掌握得特别好,检测是满分。就二个平时的学困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交给方法,自主学习”是我这段时间运用8字教学模式以来总结的一个方法,教师要舍得给同学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能让同学真正感受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让同学边读边想,从哪句话感受到人民泼水很快乐的。把它找出多读几遍。随后交流句子,说说从句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欢乐。交给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例如同学从第三句: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体会到欢乐。我就跟着同学的发言,相机出示该句内容,让大家一起读读。然后请同学想一想,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人们的欢乐?如从“早早”这个词体会傣族人民盼望过泼水节的那份急切的心情。整个过程老师始终是跟着同学在学。整堂课同学朗读很到位,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欢乐”二字,从傣族人的动作、准备清水的讲究、泼水时的场景让学生来感受这是欢乐的泼水节。在同学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泼水的基础上,我让同学在音乐声中互相表演泼水,同学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同学们都舍不得回座位。于是,我拉着同学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那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转过头,我故意严肃地对平时较调皮的男同学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同学内化吸收了。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位同学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同学们不时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同学们纯洁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小脸蛋,我决定“放第二把火”,让他们观看泼水节时候的视频,这时学生们不仅对泼水节的来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对泼水的场面也有了可想象的画面扶持。我让学生们找哪些词语可看出这是一次“欢乐的泼水节”?学生们纷纷举手:迎来、早已……当说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时我灵机一动,随机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这个教室就是泼水节的现场,我们小朋友也在参加这次的泼水节,你会把水泼向谁?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开始范围还很小,说泼给班里的同学、老师、亲人,祝他们吉祥如意。后来范围越说越大,说泼给全校师生,我们祖国,还有说泼给全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让世界上充满和平,让人类吉祥如意。是呀,这只是一句句稚嫩的语言,却传递给我这样一种感动:孩子,真的是美好的,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和平,他们是播撒爱的天使。这堂课在这样融融的气氛中结束了,带给我们的是许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值得珍惜!                 
课尾,我问同学们: “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同学们都说出了自身的真实感受,是那么自然,那么清新。我接着又问:回到学校你们可以把水泼到别人身吗?他们有的说不行,有的却犹豫了。我趁机对他们进行了德育渗透: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节日,以及庆祝节日的风俗习惯,有名话叫作“入乡随俗”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二年级写字教学还是重点,一节课不能光是红火热闹,完成任务,孩子们在写字方面没有提高还是不行的,所以我利用课堂最后5分钟,设计了写字教学,让学生们静下心来写几个字,展示一下自己的书法。重点选了本课生字“幸”与“辛”来对比书写,讲了在一个字中,“横”这个笔划较多的字怎样写更漂亮。最后对学生进行了了思想教育:“写字要工工整整,做事要踏踏实实,做人要堂堂正正”。并以此来结束本课教学。
这个教学案例较为成功,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对于我,更是受益匪浅,促使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欢乐的泼水节》教后反思
   南通市实验小学李慧娴
   《欢乐的泼水节》是一篇文志彬美的教材。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祥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焰火直到深夜。因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知之甚少,所以怎样再现节日气氛,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授本课时,我做了一些处理。
   一、创设情境  趣味识字
   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有效地保持这种情境,使之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始末。在教学中,从始至末,我都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情境,品味傣族的异域风情。歌儿响起来,情绪拉上来。我带着学生乘上了飞机,逼真的飞机起航声,带着我们扶摇直上蓝天,开始了愉快的旅程。乘着耳际回响的风声和飞机穿过云际声音,我们飞上了云霄,你们瞧:窗外飘来了许多生字宝宝。(不同颜色的云朵载着生字宝宝,从窗口飘过。)带着新奇与渴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以“我来读――跟我读――它是―――”“我来做――小博士,注意了――”这样的句式将可爱的生字宝宝介绍给大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互”、“离” 笔顺书空,直观形象,既突破难点又让学生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在思想的交换中,学生们学会了分享知识,友好合作的学习方式,人格进一步完善。
二、创设情境  走近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走进傣族的异域人情,我让娇嫩欲滴的凤凰花迎接了我们的小旅客们。影片中西双版纳的清晨醒来了,飘渺的晨雾散去,凤凰花吮吸着大自然为它们准备的早餐,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粉嫩嫩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妖娆。小露珠在它的花瓣上慢慢地滚着,滴进了草丛里,滚到了花蕊里。在以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著称的葫芦丝音乐中,一切都是那样美,同学们完全被感染了,似乎呼吸着那清新的大自然气息,踏上了散发着芳香的泥土,耳听着悠扬婉转的丝竹之音,全身心感受着傣族的热情与祝福。婀娜多姿的唯美形象、鲜艳欲滴的丰富色彩、轻柔曼妙的动听乐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神生活平台。思绪随着音符跳动起来,热情随着迈进西双版纳的脚步高涨起来,那里不再是陌生的地方,在这样的烘托下,那里变得亲切起来。于是似乎就如身临其境般走进了那里、走进了生活。
三、创设情境  体验感悟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通过诵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放映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录象。欢快的音乐声中,带着香气和花瓣的清水捎带着祝福撒向每一个人。同学们显得很激动,跳着蹦着,笑着拍手,他们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人们的欢乐,把你的感受用读表现出来。
于是,洋溢着欢乐的诵读从一个个小精灵的嘴里传扬开来。
重点段的掌握上,同学们观察录象,寻找欢乐;开展“泼水”活动,体悟欢乐;反复诵读,升华欢乐,最后,真切体会到泼水的祝福涵义。在课堂的高潮中,学生齐读第五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此句道出了泼水的涵义,在情境活动中,同学们相互祝福,饶有兴趣地主动、和谐地进行交谈,真切地送出祝福,愉快得接受祝福,在情境的创设中创生语言,培养了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说话能力,将泼水节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和人格。总而言之,体验学习让孩子追求文字以外的东西,追求理解、体验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四、创设情境 拓展延伸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动作的开始。不仅是在第二自然段中我采用了活动体验法,在第三自然段中,我也充分让孩子动了起来。只是图片和介绍并不能给孩子留下太多印象,情境再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也非难事。我对此进行了尝试。在介绍我国其他民族特有的一些节日时,苗族的龙船节与黎族的火把节我就组织进行了“再现”,参照屏幕上的图片以及介绍,也来了这么一回,结果发现同学们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印象深刻。所以一切都要以兴趣为先导,它可以使学生愉快、轻松地领略学习的乐趣。
创设情境,趣味学字,让兴趣贯穿始终;创设情境,走进生活,透过课本看生活;创设情境,体验感悟,提升内质巧炼话;创设情境,拓展延伸,做生活桥梁。“学文如积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他们在情境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享受学习,与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文质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
《欢乐的泼水节》听课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本课的第二课时我有幸聆听了王莉老师的教学,感触颇深。
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欢乐、喜庆之意和深厚的民族风情。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而重点部分则是第二自然段。通过读题就知道“欢乐”是全文的主线,因此无论是哪部分,王老师都紧扣“欢乐”进行教学。
教学时,王老师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物表情、动作,问:“图中人物在做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图上画的内容?”学生很快找到与图相配的文字,图与文珠联璧合,文字符号描绘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欢乐的”泼水节变得立体而生动起来,孩子在图文的引导下走进文本。在初感泼水节的“欢乐”后,王老师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声像、图文等大量信息,将无声的图画从单一发展到多元,变静为动,将复杂的过程以生动逼真的教学信息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读、背的兴趣。当视频欢乐的泼水节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时,他们完全被生动直观的情景吸引了,于是我借助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参与互动泼水的活动,让学生从一名活动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尽情狂欢,感受泼水时的欢乐。
6月2日,市教育局组织了网络送课下乡活动,通过网络视频听课,收获颇多。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打心眼里叹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象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高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老师,她所执教的《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体现了她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生字词,通过听写生字词,既检查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又注重了写字习惯的培养。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让学生有感情的读重点语句,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当学生知道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姑娘、小伙把水泼给老人,继而引出“假如你也在泼水节中,你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给谁?”高老师出示句子填空:我想把吉祥如意的水泼给       ,祝福他(她)           。孩子精彩的回答给课堂增添了光彩,这是教师巧妙引导的结果。最后影像资料起辅助作用,在学生自主想象的基础上播放给学生看,弥补他们想象的不足,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次听课后,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学生互学。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教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3、吃透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教课文内容与背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4、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
听课感想——欢乐的泼水节
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去外国语学校听课了,这次可以说是五笔怀念啊!当然一开始还是老传统啊,1分钟演讲,这次演讲的小男生可是很紧张啊,不过那个气场还是有的,站在讲台前很有气势哦!但是不流利是他的硬伤,特别是他还没有控制好时间,这时演讲的大忌!
上课刚开始老师播放西双版纳的幻灯片,很是漂亮,霎那间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在看完幻灯片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发表了自己看完之后呢的感想。同学们的回答不出意料,很美,很漂亮,虽然答案很正确,可是也看出孩子们的思维没有打开,答案很单一,乏味。
不过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特别是在后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因为……所以……句式改编课文中的段落,还有……等句式。在课堂上加深了同学们的知识,巩固了学习成果。
不过我认为这位语文老师声音有点小,我坐在偏后的地方就有点听不清楚了,我想小朋友们也是一样的吧,这也给我一个警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声音,照顾到所有的同学。
不过这节课有一点让我很感动,他们班有一个孩子好像是生病了,没有来学校,在造句的时候,他们希望该同学可以早日康复,这样的爱心不是一天可以养成的,我想这也是老师长期教育的结果,我很钦佩!


听课感想——欢乐的泼水节
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去外国语学校听课了,这次可以说是五笔怀念啊!当然一开始还是老传统啊,1分钟演讲,这次演讲的小男生可是很紧张啊,不过那个气场还是有的,站在讲台前很有气势哦!但是不流利是他的硬伤,特别是他还没有控制好时间,这时演讲的大忌!
上课刚开始老师播放西双版纳的幻灯片,很是漂亮,霎那间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在看完幻灯片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发表了自己看完之后呢的感想。同学们的回答不出意料,很美,很漂亮,虽然答案很正确,可是也看出孩子们的思维没有打开,答案很单一,乏味。
不过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特别是在后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因为……所以……句式改编课文中的段落,还有……等句式。在课堂上加深了同学们的知识,巩固了学习成果。
不过我认为这位语文老师声音有点小,我坐在偏后的地方就有点听不清楚了,我想小朋友们也是一样的吧,这也给我一个警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声音,照顾到所有的同学。
不过这节课有一点让我很感动,他们班有一个孩子好像是生病了,没有来学校,在造句的时候,他们希望该同学可以早日康复,这样的爱心不是一天可以养成的,我想这也是老师长期教育的结果,我很钦佩!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