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优秀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兼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的教学
王庆祥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词句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从教学实践看,很多教师都能很好地落实“借助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项要求,而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项则有欠缺,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受损,语言赏析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为什么教师对后一项的要求重视程度不够?这与我们对阅读教学任务的认识有关。

祝新华将阅读能力划分为六个层次,即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包括一些公开课、大赛课),教师所关注的往往只是前三个层次,有的教师偶尔注意第四层次,对于阅读评鉴,则少有展开或即便展开而深度不够。

那么小学阶段怎么引导学生鉴赏语言呢?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我的发现”这样一个栏目,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语言表达技巧、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以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为例,它安排了这样两组句子:

(1)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就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单独看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有人会觉得这仅仅是一道“进行语言形式比较、认识打比方修辞方式”的练习题目,只要学生能够“发现第二句话都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方式”就算落实了教学目标。

不过,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字词教学目标的界定──“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来看,这道题在教学中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1.认识“打比方”的修辞方式,须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认知来进行。

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并不是在本组教学中孤立地出现的。教材编者从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中选取了一个运用了“打比方”修辞方式的句子,从本组课文《路旁的橡树》中选取了一个句子,编成了本道习题。从教材示例的来源来看,编者是要学生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来认识、强化“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的。

实际上,此前的课文已发出了类似的提示,学生在学习相应的课文时,要关注、了解“打比方”的修辞技巧,以便为“我的发现”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可以注意到,《翠鸟》一课的课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练习题目,“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其中一组句子为“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这个句子使用了比拟的用法。

所以,教师在教学“我的发现”之前,要有一个整体意识,能关注教材的前后关联,以使相应的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2.须联系已有经验,将发现作为对语言形式的自然整理。

本组课文,使用了大量打比方的句子。比如《翠鸟》中“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路旁的橡树》中“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些句子,通过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因此,“我的发现”中的“发现过程”,不是单纯通过两组句子的比较来认识“打比方”的修辞方式,而应该是一个单元的“打比方”句子的整理、归类。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对“我的发现”中的两组句子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类似句子,比较归纳,认识其相同点。这就能将有关的句子系统地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以感性材料与理性认知结合的方式贮存起来,既提升了认识,又促进了积累。

3.在比较中融合鉴赏,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上例中的“我的发现”,采用比较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打比方这一修辞方式。《翠鸟》一课的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类似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哪种表达方式更好。教学时,除了要知晓“打比方”修辞方式的程序性知识,还要结合具体句子赏析这种表达的精妙之处──打比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即用常见、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描写的对象更明确、具体可感。譬如将草原上的橡树比作哨兵,除了凸现其挺拔的样子外,更表达了一种心理上的尊敬和赞美。教学时,除完成“我的发现”中的鉴赏内容外,还可以安排其他的类似鉴赏练习,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是可以围绕“我的发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