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单元《隆中对》一课,本来是编排在出师表之前。在讲本单元的时候,我先讲《出师表》,再讲《隆中对》,然后让学生去对两篇课文进行细细品读,反复体味作者简洁凝练的语言。学生经过对比观察,发现《隆中对》中好多词在出师表中曾经出现过。
例如《隆中对》中“将军宜枉驾顾之”“汉室倾颓”“此诚不可与争锋”与《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此所以后汉倾颓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里的“枉”“倾颓”“此诚”用法意义完全一样。说明作者陈寿在写《三国志》的之前,是反复的研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反复揣摩诸葛亮的写作风格和用词特点,所以《隆中对》里的诸葛亮说的每句话都真实可信。而且隆中对的语言简洁内容丰厚。
例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作者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具体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了出来。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作者陈寿文字功底了得。
再者,《隆中对》里诸葛亮的一番论对和他的相关作品,即使放到今天也很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诸葛亮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例如谈到曹操时,他说“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说到孙权的“贤能为之用”,说到刘备的“总揽英雄”。诸葛亮之所以反复对刘备强调人谋的重要性,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谋划得当,才可以让“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变成现实。
第二、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隆中对里很多对策对国家治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例如选用贤能、体恤百姓、加强民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等等。
第三、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他的高贵品质千秋万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壮志未酬抱恨终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身正气受到古代先贤的尊敬推崇,也受到后人的景仰。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诸葛亮身上学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志当存高远,发奋学习,将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四、诸葛亮是为人父的楷模。在《诫子书》中说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为后来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结尾处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告诫人们年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志会随着时间消磨。最终会像枯枝落叶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五、诸葛亮是为人夫的典范。传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并不是一个美女。但是诸葛亮却与妻子夫唱妇随琴瑟和谐。黄月英虽然长相丑陋,但是才华卓绝,曾经制作木牛流马,并且在谋略上给诸葛亮很多的帮助。玉树临风一表人才的诸葛亮,既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生活的智慧。不追求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妻子贤良淑德相夫教子,诸葛亮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千秋诸葛任人评说。只要用心读,学生一定会从《隆中对》和《出师表》里读出一个“最智的诸葛,最暖的亮”,定会读出生活的智慧,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谋略。
语文文本的魅力,就在于此。
市新华路初中 刘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