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 提高应试能力
重点、难点: 1、 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 2、 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试卷,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考纲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三、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我们学过的文 言实词,说出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喂养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破旧的
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傲慢
总结:这些实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是我们书本学过的。然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词可以说都是一些特殊的实词,还是比较难的。比如说涉及了一些词类活用或者是一些并不常用的词义。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实词呢,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方法推断出来。
四、方法例析
(一)、语境推断法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苏洵《六国论》)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3)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4)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史记?屈原列传》)
简析(1)(2)句有两个“战败而亡”,根据上下文,前者与“战胜而得”相对,故“亡”应解释为“丧失”;后者与“革灭殆尽”相对,故“亡”应解释为“灭亡”。(3)(4)句两传中都有“竟死”,必须依文推断,才能看出不同。前者应译为“一直到死”(因为李广是自杀而死,不是因射箭为戏而死);后者应译为“终于死亡”。
答案 (1)“丧失” (2)“灭亡”(3)“一直到死”(4)“终于死亡”
小结: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有时甚至可以结合整个语段乃至全文来确定实词的含义。这就是推断实词语义的基本方法,联系语境法。
试试看: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绐(dài):欺骗
(二)、语法分析法
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一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在句中做定语,第二个“绝”是“渡过”,动词在句中做谓语。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或成分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叫语法分析法。
试一试
1、“范增数目项王”
“目”后面跟了宾语,故词性应为动词,翻译成名词“眼睛”就不对了,应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2、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表”字因有“临”的限制,就能推断它是动词“上表”之意。)
3、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信义著于四海
[简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三)、对应互译法。
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想一想
1、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简析]
1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 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2、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3、臧:好的;否:坏的,语意相反,由此可知“陟”提拔的意思。
试一试
解释加点的字
(唐太宗)叹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
上面文段中,“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是并列的句子,古人写文章讲究文面美,经常采用并列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在这样的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以由此来推知词义。语段中“安”和“弊”是意思相反的两个词,“安”是“安全、安定”,“弊”可解释为“衰败”。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应互译法。
(四)、字形推断法。
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想一想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组: 绳索
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 嫁妆
试一试
1、汤、武非受命,乃弒也。(山东卷翻译题)
(译文:汤、武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弒”根据其形旁可推知此词和“杀”有关,义为“臣杀君”。
2、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全国2卷)
(译文: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 做饭
(五)、知识迁移法
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想一想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试一试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
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分析:《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
五、课堂小结:
通过具体的语段分析,我们得出了五种推断词义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的,在具体语段中,往往互为辅助,互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