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教后反思
今天我上了语文课《蚕姑娘》,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上课一开始,我先从谜语开始导入新课:一条小小虫,自己盖新房,躲在新房里,变个飞仙女。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由于班上有好多孩子都是农村里来的,所以蚕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多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教学片段一:
有孩子说:“蚕小时候很丑,长大了可以变成蛾。”“说的真不错。”又有孩子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恩,你说的是对的。”也有孩子说:“蚕会吐丝结茧,我们的好多衣服就是用蚕丝做的。”“你懂得的知识真多”还有的孩子说:“蚕是从蚕卵里生出来的。”“你说的完全正确”。这样之后就没有孩子举手发言了,于是我鼓励孩子谁能把刚才的极为小朋友的发言连起来说,具体的用一段话来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课堂上更是沉默了,不知是因为沉默是金还是不会。大概一分钟左右,班上开始陆续有孩子举手了,只是数量还是很少。于是我让其中的一位孩子发言。他说:“蚕是吃桑叶长大的,它从蚕卵里生出来,最后变成蚕蛾,它还会吐丝结茧,做成衣服。”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发言,然后说:“这位同学把刚才四位同学的意思连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可是他说话的顺序有些乱,谁能够按照蚕的生长过程来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说说。”此时,又有几位孩子跃跃欲试起来。我请了其中一位,他流利地说:“蚕是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然后就吃着桑叶慢慢生长,长大后,它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蚕蛾。”
这是我在课堂上对班级学生进行的一个随机的说话指导训练,原本在备课时,我想的是通过我自己的介绍让孩子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到了课上,我忽然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简单说一说,而且我也可以看看孩子到底对蚕有多少了解,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片断。其实,这样的教学案例在语文课堂上是比比皆是的。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课上,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中典范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和教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评价与改造上。而让学生把话说得充分而有序,这是语文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也是最实在的目标之一。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学生口头言语的表达角度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充分而又丰富,这样就是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引导学生把表达出来的口头言语说得更加规范、精妙,这样就是体现了与语文的工具性。
那么在课堂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将话说得充分而有序呢?“言为心声”,先让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脑海中先彻底、周全地想清楚,在这之后,学生的说话才能表达得充分而有序,所以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条理性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在课堂上言语表达往往不够完整、充分,也缺乏一定的条理,此时老师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我上面的一个教学过程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我鼓励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知道什么说什么,将自己对“蚕”的认识片言只语地表达出来,然后启发学生将这些“片言只语”按照条理组织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丰富起来。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又会暴露出来,此时我灵活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发现表述顺序上的混乱,并要求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理顺自己的思维并组织语言,最后达到充分而有序地表达的效果。
教后记:
本课的学习借助了多媒体的视频辅助作用,孩子们在媒体的介入下,对于蚕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对于背诵课文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易于背诵,我和孩子们找到了段落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将有点啰嗦的课文简单化,系统化。
错题积累:
学生在书写生字时,蚕的上面要强调是“天”,另外,忘记引申蚕丝的作用,需补充。
《蚕姑娘》一文教学反思
说是巧用媒体,其实是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手法,在这里有点自吹自擂、班门弄斧了,见笑!下面我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一些情况。
《蚕姑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应该来说,这篇文章条理是十分清晰的,但是课前我调查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很少见过蚕,更不用说接触、熟悉了。所以,在备课时,我就上网收藏好了有关蚕的一生的视频资料,以备课前用。很可惜,学校的功能室电脑坏了,不能播放,所以孩子们未能在课前欣赏到。没有了直观形象,就更加提醒我,一定要在课中好好地把握。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想到了下面的几个办法:
一、用填空引导学习
1、如果借助视频,那么孩子们对于蚕的一生可能会更快更深地了解。所以,在印象不深的情况下,我采用了小黑板出示的形式,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学习第二小节,借助挂图,我让孩子们观察蚕从蚕卵里出来的形态,孩子们在预习和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到蚕一开始是又黑又小的,后来经过睡眠、蜕皮,由黑变黄,顺利地进行了填空。接下来,让孩子们进行多遍朗读,加深对第一个变化阶段的理解。教学3-5小节,还是利用此填空,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改变括号里的词。把自主权交给孩子,集体交流讨论,不仅加深对蚕变化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很顺利地,孩子们口头填完整了填空,他们知道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经过一次次睡眠与蜕皮,逐渐变成了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又变成了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又变成了又白又亮的蚕姑娘。在此基础上,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板书,通过读,再次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2、学完了6、7小节,孩子们知道了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我又出示了这样一条填空进行巩固:
从()里钻出来的又()又()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又();第二次变得又()又();第三次变得又()又();第四次身体一天天()。它吐()结(),最后()开了窗,飞出了()姑娘。
起初,有个别孩子对于“第一次变得又()又()”,有些迷糊,填成了“又黑又小”,很快,其他同学提醒他,是第一次睡眠以后,他们马上就改了过来。这样的填空,等于给孩子们指引出了一条学习课文的方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理解了课文。
3、这篇课文中出现了ABB式、又()又()式词语,照顾到有些孩子对这些词语的举例有点困难,我还是给出了填空:
暖洋洋:红()黑()白()绿()亮()
又黑又小又(高)又()又(唱)又()
通过这样的指引,拓宽孩子们的思维面,从而想出更多的词语。
二、借板书加深理解
在教学时,我相机进行了这样的板书:
生长过程:吃——睡——脱——醒——变
形态变化: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吐丝、结茧、蛾姑娘
将课文重点浓缩在一起,教学时,借助板书让孩子们脱离书本进行描述蚕的变化,对帮助理解、加深印象很有帮助。
我想,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应该有一个精彩的板书,孩子们对于这些板书是印象深刻的,便于记忆,便于回忆,便于复习。我教学每一篇课文都是这样做的,同时我喜欢让孩子们抄在语文书上,用来最后的复习巩固。
三、设对比指导背诵
这篇课文的2、3小节结构基本一样,4、5小节与之有点差异,主要是在这块:2、3小节中是“一动也不动,脱下()衣裳”,5、6小节是“一动也不动,脱下()衣裳,换上()衣裳。”多了一句。首先我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这里和前面的不一样,孩子们通过对蚕的变化过程的理解,知道,蚕最终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后面的等于不变颜色,只换新旧。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记忆,对熟练背诵很有帮助。通过预习与课中的训练,到课文结束时,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背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效果是不错的。
遗憾:如果课前给孩子们看视频,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