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观摩课《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s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组建军队、抗击倭寇的故事,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单,语句平实。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不必要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完整地精研细读。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
3、收集、交流有关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继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三、自读探究,思考问题
1、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训练“戚家军”?
2、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计谋?
  四、小组讨论。
五、提问交流,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一)、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训练“戚家军”?
1、“明朝嘉靖年间,日本海盗经常在我国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理解“海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体会海盗的恶行。
2、“当时,有个叫戚继光的将领,看到倭寇横行,百姓受苦,朝廷腐败,非常愤慨。他决心招募农民、矿工,组织军队,抗击倭寇。”、“这支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人称‘戚家军’。”
(从戚继光组建、训练“戚家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戚继光为国担忧,为百姓为民族安康着想的民族精神。)
(二)、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计谋?
1、集体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表示戚家军英勇作战的词语,用“——“画出表示倭寇战败的词语。
2、过戚继光英勇作战,表现戚继光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3理解过渡句“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4、自由阅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想想戚继光两次作战各用什么方法战胜倭寇?
(戚继光用“铺干草”、“拖石头”的方法战胜了敌人,这些战例说明戚继光是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有勇有谋的将领。)
六、总结全文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个民族英雄?
七、拓展知识。
  1、收集、交流有关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增进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抄写、积累本课的好词,如:闻风丧胆、身先士卒等。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 11:25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三、自读探究,思考问题
四、小组讨论。
五、提问交流,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六、总结全文
七、拓展知识。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
1、出示预习提纲:(1)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深入思考:(1)、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训练“戚家军”?
(2)、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计谋?
2、提问交流3、总结4、布置作业
1、自由读文2、汇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词3、再次深入读文。思考问题4、小组讨论5、汇报,师生互动。
1、 谈话激趣导入为学习课文做准备2、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体现人文性。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引领学生体会、感悟。提升交流、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作战英勇: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民族英雄)戚继光
                        很有智谋:铺干草、拖石头

教学反思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是本单元学习方法的巩固和运用的一个检验和小结。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课后问题)自读自悟,教师点拨指导。随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相机出现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很好地体现了课文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对“为什么说戚继光是一个民族英雄?”的探讨,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也是对课文整体的回顾和检测。此外,拓展练习部分,也是对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积累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通过对语言文字透射出来的人物特点,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意识!总之,教学效果较好!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