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放飞蜻蜓》有感
行知的赵俊友老师一向以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令我们折服,今天也不例外,他继续带领我们(学生与听课老师)徜徉在笑声连连的课堂里!
从导入开始,他就一直在匠心独运!同样的方法,大家都用过,他却偏偏换了一个说法,但是,换过了就是换过了,仍然叫人眼前一亮!例如,那一曲《晚霞中的红蜻蜓》,的确是四年级的歌曲,一首日本民歌,柔柔的,轻轻地,充满回忆的深情,几乎是音乐一出来,我就陶醉了!因为我曾经教过这首歌,个人也很喜欢,但是,赵老师也教过吗?不然,怎么如此熟悉!
这节课,识字方法多种多样,每一样都是叫人难忘!利用生活实际识字解词;利用图画理解“孑孓”;联系上下文理解“结构复杂”......语文课堂,不是比你教了多少知识,而是你教给了学生多少方法!
在“表演”这个环节里,“指导填空”令我钦佩不已!此举有一石三鸟之效——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帮助学生理解了“抢”、“七嘴八舌”,还对学生接下来的表演进行了指导!
但是,不得不说,“孑孓”一词指导的还是不到位,多个学生读错,老师就不得不在对学生进行强化记忆了!
感谢赵老师精彩的一课,让我们看到了男教师从大处着眼的华丽!
《放飞蜻蜓》评课5月13日,听了沈玉芬老师的《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这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呵斥,没有批评,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有关知识,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
在课上,沈老师跟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先生的亲切的态度,启发引导的巧妙。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离他们原先较遥远的先生。可亲可敬的陶先生就这样走进了学生们心间。沈老师在学生的座位间穿梭着,倾听着,启发着,点拨着。课上,学生们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蜻蜓,那些数字,那些小故事在他们的唇间动情地倾吐着。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沈老师突出了“慈爱”、“小心”、“商量”、“抚摸”等词语,同时也突出了“七嘴八舌”、“入神”、“放了它”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讨论。学生进入角色,边读文、边体悟,因此学生能独立思考,体悟得较深,讨论时也是有话可讲。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沈老师出示了图片,让大家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并让他们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临下课时,沈老师问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谈了许多,有说关于蜻蜓的,有说关于陶行知的,有说要保护动物的等等,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是负担,而是享受,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放飞蜻蜓》听后反思
课文《放飞蜻蜓》这一课是一篇记事文章,粗看课文,很容易把它当成一篇类似知识小品文,赵老师充分钻研了教材,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把握文中情感脉络,引领学生按“捉蜻蜓——识蜻蜓——放蜻蜓”的顺序感悟文本。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蜻蜓有关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老师的这堂公开课中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一、块状教学凸现
在课堂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教学设计中的“识蜻蜓——识陶行知”这两大板块的存在,师生的多层次对话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
二、教学资源合理整合
在处理第一部分时,老师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资料,如蜻蜓的生活习性、特点与作用等来丰富学生们对蜻蜓的了解,连接课内课外,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学生不仅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更从具体的数字资料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应该放飞蜻蜓”。第二部分则抓住细节与语言感受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设计合理,流程清晰。
同时我又有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课文的重点是放在如何感受陶行知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上,还是前部分对于蜻蜓知识的了解上呢?很疑惑。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它的语文味,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运用语言文字上有所得有所获?在老师的课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