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读书推荐 《魅力课堂 高效与有趣的教学》读书笔记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魅力课堂  高效与有趣的教学》这本书中的论点鲜明,虽然只读了一部分,但书中精彩的论点就已经吸引我,值得学习思考和借鉴。
作为数学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注重知识的结构与关联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这里先来谈谈教师备课,平时备课,会先看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再结合课标看学段目标中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然后,翻看教师用书看教学建议和教学内容难度和方法的把握。基于以上教学准备,翻阅教案,结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案进行修改。
以上看似正常的备课程序中,可以加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节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
多思考知识从哪儿来。想一想跟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联,架构知识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知识间的结构,促进知识被理解和长久记忆。古代人用腿、手等身体的一部分建立“一步”、“一拃”等测量标准,帮助测量长度,但是每个人的“一步”又长又短,各不相同,大家对同一个事物测量出的长度就会不同,因此有必要统一长度的测量标准,这个测量长度的标准就是长度单位。基于以上思考,设计测量环节,组织全班学生用“一拃”测量课桌的长度。比较测量结果,结果有不同,问“为什么大小一样的课桌,我们测量的结果却不同?”问题冲突,引发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自然有兴趣参与进来,认真学习,探究本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多思考为什么学这些知识。既然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一拃”测量的结果不同,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统一测量长度的标准,就可以方便人们统一测量的结果。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标准,知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从而了解几个1厘米连在一起就是产生了测量工具——尺子。
多思考知识有什么用。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使用尺子准确测量。学了这些知识,就会知道自己的身高、一步长以及生活中更多事物的长度。同时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会估计物体的长度。也为以后学习计算周长和面积打下知识基础。课堂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观看运用测量图片或者视频,如做衣服测量肩宽、手臂长,测量大楼的高度和桥梁长度等,激发学习测量的求知欲。
注重知识的结构与关联,加深学生的思考学习。路漫漫,吾求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为发展蓄积力量。日子一天天过去,知识一次次更新,学习先进思想理论,不断充实自己。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