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随笔 人教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材编排特点


从具体到抽象
教材编排是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图形、初步认识空间图形的特点以及位置等生活中比较具体的知识开始,再慢慢过渡到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分类,再到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等很抽象的概念,符合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的发展规律。比如角的学习,首先是二年级上对于生活中角的认识和初步认识生活中的直角,到二年级下册对角的分类的初步认识,再到四年级下册对抽象的角的学习,是从具体形象的物体到抽象的数学图形的过渡过程,符合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从简单认识到深入了解
也可以说是螺旋上升的特点。比如小学一年级上册开始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空间图形有一个粗略的、整体的感知,对空间与图形有一个粗略的概念,小学高年级开始学习各种图形的特征,比如说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等,继而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对图形的学习不断地深入,由浅入深,由简单感知到不断分析、综合的过程。教材并不是一个知识一次编排完的,而是成螺旋上升的结构特点,比如三角形的学习,首先是低年级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然后是高年级对三角形特征的学习,这样安排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认识特点,又能使旧知反复出现,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充满好奇心,有积极参与的期望,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编排也是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让学生自己用剪拼、量一量等方法,自己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相等且都是180°。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材的这种编排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
比如在对各种图形进行分类时,从低年级的根据外观进行分类到高年级的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使学生不断提高可以利用多种因素对不同事物进行分类认识的分类思想。通过认识对称图形、圆等各种图形的美,以及这些美的图形在生活中的使用,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