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 + 1、9 + 2、9 + 3、9 +4、9 + 5、9 + 6、9 + 7、9 + 8、9 + 9、9 + 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 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 + 4。
  (2) 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 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
  ③ 4 + 6 = 10,10 + 3 = 13。
  ④ 10 + 4 = 14,14 - 1 = 13。
  ……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 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 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 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 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 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 “想想做做”第2题。
  (1) 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 和同桌交流想法。
  (3) 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 “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 “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 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 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作者: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 杨丽丹   录入时间:2007-9-4  阅读次数:423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6棵大树。”乙说:“我已经得了9颗五角星啦。”丙说:“我们小组有8个人。”
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1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
如果学生知道是10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10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
谈话: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1根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指10根小棒)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10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1捆小棒)
谈话: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指1捆小棒)像这样的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请大家想一想,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1个十?
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包铅笔有10枝,是1个十;一盒钢笔有10枝,也是1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说明: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含义,正确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 认识11~20各数
1. 摆一摆,数一数。
谈话:你能摆出12根小棒吗?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12根?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板书:12)
小结: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2. 摆一摆,说一说。
谈话: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
学生活动后,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1?
谈话:你还想像这样摆出十几根小棒吗?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反馈到19时,提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是20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学生把旁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指两捆小棒,提问:2捆就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
[说明: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十几的组成,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让学生思考“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看图说一说。
(1)     出示下图。(13本书,17粒珠子,20块积木)
    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 读出直线上的数。
让学生轻声地读一读直线上的数。
提问:13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15和17中间的一个数是几?17和20中间是哪两个数?18这个数是接近20,还是接近10?
[说明:借助实物图,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有利于突出计数单位“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实际大小。让学生读出直线上的数,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意义和顺序,有效地发展了数感。]
2. 读一读,数一数。
(1) 17、14、20、12、15、6、16。
(2) 从6数到16。
(3)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
3. 估一估。(“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
(1) 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板书学生估计的数)
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
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莓呢?
(演示把10个草莓圈起来)
(2) 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
4. 抓一抓,数一数。
要求: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
提问: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
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
5. “想想做做”第6题。
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6. 连一连。
用水彩笔把11到20按顺序连起来,看会是什么?
[说明:教师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估计草莓的数量,到估计雨伞的数量;从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颗,到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从数出数学书的10张,捏一捏有多厚,到数出20张再捏一捏有多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感受11到20各数的大小,发展了数感。]
五、 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问题?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