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活动的过程不仅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而且还包括分析数据以及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而最后一个环节特点,对于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发展学生的统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有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让学生逐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统计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我在上课前让学生收集报纸、电视等身边的统计图,试图让学生通过收集过程,在课堂上很自然地交流、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统计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尚未学过的一些统计知识如扇形统计图等。这些统计图表与学生从教材中认识到的统计图表有着差异,但是又有着本质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正确辨认各种统计图表,我在新课前安排了“辨认各种统计图表”的环节。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与统计有关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果然有学生介绍了扇形统计图的环节。我立即有针对性地请该学生给其他同学介绍介绍,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我觉得,老师在上课前多考虑一些学生,多准备一些预案,上课时才能起到“点到为止,适时渗透”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不会引起学生反感,何乐而不为呢?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讲了复式折现统计图这节统计课的内容,感觉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课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让孩子们在感知单式折现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体会到二者的局限想以及复式折现统计图的优点。复式折现统计图便于比较两个数量的变化情况;便于比较两个数量总体发展趋势和阶段发展情况;同时对发展的数量作出简单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我尽量将课堂设计的内容丰满一些,训练点广泛一些,同时在发现中获取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是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没有备透学生。
首先,学生的课前复习没有做好。课前,我应该让孩子们做好单式折现统计图的复习,在复习中巩固绘制的方法,技巧。即:描点,标数,连线。毕竟这是四年级的知识,时隔一年时间学生已经将知识遗忘差不多了。另外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节复习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做好了复习,那么本节课的重难点也一定会得以突破。
其次,对于此类统计学的数学知识,应该给学生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例如:某一数量总体呈现何种趋势;某一阶段呈现什么趋势;波动较大;平稳发展等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如果教师能够相机真确引导,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中感到无话可说了。课下我问过许多同学为什不举手回答问题呢?他们说,不知道怎么说服清楚。
第三,教师过于相信学优生,导致出现绘图马虎现象没有及时更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又一次清楚的认识到备课更应备好学生,不能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设计课。要知道,再好的预设,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样的生成才会精彩。一堂课可以不完成教学任务,但必须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毕竟我们的课堂不是作秀。平时中求发展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