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推崇市教研室《关于在农村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作为蓝本,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实施有效课堂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我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的角度,来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凡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如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内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教法学技、应用技术、信息技术),都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四大原则。
1、省时,就是指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耗时最少。
2、增效,指综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实行优化组织,实现教学最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活用,是指对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设备等,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
4、和谐,指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教学群体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群体的互补作用,发扬民主,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更好地激发教学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学群体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营造宽松、活泼、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途径和方法:
1、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要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
教以乐为天,如果没有乐观地工作态度,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因此说,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对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氛围很有帮助,是进行乐趣型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实践证明,单方面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儿童为中心,都是错误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出来。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二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教师教授活动的量,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2)、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发挥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活用教材,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活动中及生活中学数学。
教师要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迎合学生心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途径和方法: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学数学。
一般在课的导入及前段部分,教师应对教材创造性地进行处理,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全班教学。创设情境在操作上分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有时往往又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以创设问题情境效果最佳。
2、新授或中心内容环节:探索交流,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活动中学数学。
儿童天生喜欢活动,只要活动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就能充满乐趣。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教材与活动整合起来。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2)确定活动目标。
(3)确定活动内容。
(4)选择观测、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开展教学
3、巩固练习环节:实践运用,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会乐在其中学习。
(1)学于生活。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数学课程标准》建议的“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把生活素材经过筛选与提炼,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数学问题,供学生研究与探讨。
(2)、用于生活。一是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数学问题(特别是应用题)生活化,让学生乐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感到既增长见识,又学以致用,富于乐趣。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其学校教学设备也相对落后,很多还是靠讲台、粉笔、黑板及一般的教具和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教学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制约着教学的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的开发与利用使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显著变化:教学容量明显增大,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变好。这充分说明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四、教学过程”中谈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师生对其应用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效果也会越好。
途径和方法:
1、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小黑板、教具和挂图,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凸显直观教学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2、实现人机统一,师法自然。
要求教师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达到教学操作技术娴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法自然、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表达恰到好处、具有艺术感染力等效果,实现教学艺术与教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借以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老师上的课生动活泼,像诗一样美。”从而乐在其中学习。
(四)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无论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还是工作在第二线的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这一关键环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还专门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观点,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指从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地耗费师生时间的观点看,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并实行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教学方案。”因此,在有效解决教学任务的条件下,用时越少,课堂效率就越高。
怎样做教学过程最优化?那就要结合教师自己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设计最优的教学活动。如丘学华的六段式课堂结构以及尝试教学法,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教学理论,值得推荐!
方法和途径:
1、
教师备好课。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最优教学活动。
2、
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节约教材呈现的时间。
3、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做好应有的知识准备。
4、课堂教学实行“两结合”,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与灵活调整相结合,教学过程最优化与动态调控教学时间相结合。改变完全按照预先设计好全堂课的教学程序的做法,变既定型教学程序为现场调控型教学程序。课堂教学随机应变,恰到好处,见好即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